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人寿业绩提前“触底”,为何聚焦三大转型?
中国人寿,三大,平安中国人寿业绩提前“触底”,为何聚焦三大转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人寿业绩提前“触底”,为何聚焦三大转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寿保险,中国的保险业不能只抓业绩,应该提高赔付力度,真正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哪三大转型?
2019年2月22日,中国人寿在京举行了2019年开放日,向业内人士及投资者详细解读公司战略。在开放日上,中国人寿首次在公开场合有意淡化了对追求规模的表述。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集中阐释了“三大转型”“双心双聚”“资负联动”的战略内核。
中国人寿提出的三大转型方向是:从销售主导向销售与服务并重转型、从人力驱动向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转型、从规模取向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型。
提出三大转型的背景:业绩惨遭腰斩
这是进入2019年中国人寿公布业绩快报后的首次开发日活动。参加开放日的,除了总裁苏恒轩外还有副总裁、总精算师兼董事会秘书利明光,副总裁赵立军,副总裁阮琦,营销总监詹忠,运营总监杨红,全班人马出席;再看看开放日主席台对面坐着的人——来自境内外的330余名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记者,这次开放日是中国人寿与投资者和媒体沟通的一次非同寻常的活动,中国人寿高层对这次沟通也是相当重视的。
沟通针对的问题就是业绩下滑。一个月前的1月29日,中国人寿公布业绩快报,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7年度减少约161.26亿元至225.77亿元,同比减少约50%至70%。
不是一般的业绩下滑,惨遭腰斩,所以要跟投资者沟通,投资者想知道为什么。事实上,中国人寿早已发布公告解释了原因:2018年业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当天,赵立军又进一步详细地解释了一下,共有三个原因——
第一,作为长期的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拥有近2.8万亿元的投资资产,权益类资产是必须配置的大类资产组合。去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公开市场的股票和基金占比是10%,对应的就是2000多亿元,虽然占比不是很高,但是绝对额比较大。
第二,中国人寿按照会计规则核算,对金融产品尤其是公开市场的金融产品的投资一般在交易类下面进行核算,交易类下面核算的金融资产按照会计的要求是公允价值计量损益直接计入当期,这也会对2018年度的投资影响比较大。
第三,中国人寿作为三地上市的企业,在2003年上市之初就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会计政策,公开市场权益类资产减持的条件比较严格,如只要浮亏达到20%将计入损益。公司有严格的、苛刻的减值准备条件。
去年中国股市的颓废表现自然不必多说,对大A的配置是险资必须要做的,大盘跌成狗样险资能有啥办法,中国人寿也无可奈何呀。
利明光在会上表示,“管理层没有股票,但还在维护公司股价。公司非常重视股价。引入披露新业务价值,内含价值,是主动引入,希望能与资本市场建立好的关系。未来这部分工作会做的更加扎实。以后的交流会和信息披露会不断加强。”就连利明光这位总精算师都出来谈股票,说明多么在意啊,当然他还兼着董秘,说说股市也在情理之中,并不越位。
到这,不用看什么“转型”、“价值”,什么“三大转型”的话,说白了,就是给投资者灌输点信心,潜台词是我大中国人寿是有前景的,管理层是努力的(尽管股价涨跌与我半毛关系没有,刚才说了,管理层没有股票),别抛你们手里的股票,尽管白马股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资金都在往“新基建”上堆,中国人寿的管理层也不想看到股价跌、股市跌,因为他们也要面对考核呀,EVA他们也要操心!
总结一下:
别听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跟投资者交流,上市公司画猫画虎背后就一句话,别抛我们的股票,但这不能明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寿提出的三大转型方向是:从销售主导向销售与服务并重转型、从人力驱动向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转型、从规模取向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寿的改革之路比较漫长,比较是龙头的国企,但是如果不改革,其很多方式方法已经被市场所慢慢抛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寿的症结在内部管理,用人机制没有形成原则性系统性的制度,尤其是选人用人太随意,没原则没底线!
上一篇:艺术培训机构学习氛围怎么样啊?我看到有些同学学了艺术后就很散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