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金石味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性?
金石,书法,书法作品你怎么看金石味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我认为,对于刻意追求书法金石味的书法家来说,未尝不是提高书法美学的一种选择。
书法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这是我的一贯看法。
金石味就是写字,要写出像青铜器铭文好碑刻一样的味道。
这就是用毛笔模仿刀法或者铸造出来的字。
例如,宋徽宗给宋代钱币题写的“大观通宝”,本来是没有金石味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铸造在钱币上的字已经没有墨韵了,而是更加刚健的“金石味”。
这就要求书写这种字少时候,尽量多一些刚健,少一些柔媚。
其实我们与金石并没有远离。例如传统学习的唐楷书法《九成宫》、《多宝塔》、《玄秘塔》都不是墨迹本,我们学习这些字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写得像刻出来一样。
金石味,更多是要我们写得像魏碑那样刚健,像石鼓文那样苍茫厚朴。
如果喜欢这一路的风格,可以多参考北魏和青铜器书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石味儿是象形文字的原味儿,也就是汉字的根源,书法作品若能保持原味儿,也就没离开根,也是学书法毕生的追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很浅薄。基本上赞同上述著位的看法。至于金石味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性,我想有这么几点浅見:中国的书法本身起源于甲骨文,金文,后进展成篆,棣,楷,行,草多种书体。金石味出自用刀刻出的篆,棣,魏碑,章草等体的碑文,进而进展到用纸书写,为了中华书法能远远流畅,发扬光大,古代文人不移余力的追求着各种书体的完美,在纸上写字仍不忘用刀在石上刻字的方,劲。尤其是篆,棣,章草等体,金石味越浓,字就越美。因此本人认为金石味在书法中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会使许多书法家终生研习。拙見。勿喷。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石高古书之所求……能在笔法,结构,章法游刃有余,可遇不可求的使用或创作即为好的作品……至于晚清民国尤其当代以来书者不死不休滴矫揉造作的飞白毛边多章之金石气不可,不可……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平。学帖最有效,但流传有局限。全石最长久,是学习的载体与形式,但内容会有变异。优秀的刀工会让内容绵上添花。这两个途径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石味也叫金石气,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品位的高低。而决定书法品位的是在字里行间流淌的气韵。书法作品,特别是以甲骨、篆、隶以及魏碑为载体的作品如果具有金石味,就显得质朴、厚重,从而增添了书法高古的意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溯源,有根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曾经看到武中奇题“儿童医院”的牌匾,那厚重雄伟凝重的笔画如熔化的金铜石岩般铸就,看了让人不愿移目。中国字是由笔画线条组成,如果你的线条平平滑滑,最终组成的字肯定平庸乏味。如果在习字中发现感受了某些像金石等等对组成一个字有良好的有益的因素,那会使你的书法有质的帮助提升。
上一篇:2019海南房价会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