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究竟是怎么回事?
借东风,演义,东风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究竟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为文学作品,主观意识和虚构成分极大,例如华雄明明在正史中是被孙坚所杀,但罗贯中为衬托关羽,竟然来了个温酒斩华雄……由此可见其内心是如何看待除刘备蜀国外两国的态度。
最冤的莫过于美周郎周瑜了,一手策划赤壁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役之一,却被一个截胡就成了诸葛亮的功劳——可悲可叹!
三国演义出来之前,论到赤壁之战,无人不对周瑜赞叹不已,苏轼对其推崇至极:“羽扇纶巾,谈笑间,七强橹灰飞烟灭。”多次游赤壁,论武学地位和权威性程度,罗贯中与宋代大文豪,当时的文坛领袖三十比,谁更有说服力,显而易见。
打个比方,三军之前,不苟言笑,轻则半身不遂,重则就地处死,敢问我国古代哪个合格的统帅会把三军之命寄托在这种祭祀作法上?
文学是文学,但不能当做历史来看,负责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会暴露自身的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史说赤壁周瑜一手打的…没诸葛的事,那么演义的借东风就是无稽之谈了,只是为了神话诸葛而写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借东风,不借南、北、西三面风,借了东风又不还,造成一直少了一面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巧 “ 借 ” 东风 气象 与军 事活 动有密切 关系。
我 国古代军事家利 用气象条件作战而克敌制胜的战例很 多 , 三国时期的 “ 赤壁之 战 ” 就是一 例 。 赤壁位 于今 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 。 公元 2 0 8年 , 曹操率兵 5 0万 , 号称 80 万 , 进攻孙权 。 孙 权 和曹操 的敌人刘备联合 , 出兵 3 万 , 拒守长江南 岸 。 两军对 峙两月之 久 。 当时 , 曹强孙弱 , 曹军如能克服 长江 天 险 , 冲过江去 , 定能打败孙权 。 决战发 生在 1 月 。 因曹军 多为北方士 兵 , 不习 水战 , 便把战船连接 起来 , 以减轻风浪颠簸 , 准 备渡江 。
这就 给火攻提供 了 可乘 之机 。 吴将黄盖用诈降计将船接近曹军 , 放火 焚烧 , 曹军 战船起火 , 火借风势 , 越烧越 大 , 不 战而 败 。 在通常情况 下 , 这个季节长江中游盛 行西北风 , 曹军居于上风方 向 , 吴军火攻十分不 利 。 在 《 三 国演 义》 中 , 曹操回 答程显提出的不 可不 防火攻时也说过 “ 凡用火攻 , 必借风力 , 方今隆冬之际 , 但有西风北 风 , 安有东风南风耶? 吾 居于西北之上 , 彼兵皆在南 岸 , 彼若用火 , 是 烧自己 之 兵也 , 吾何惧战? 若是十 月 小春 之 时 , 吾 早己提备 突 。 ” 这 段 话 , 说明曹操对军 事气象有一 定认识 的 , 而 几 也符介 当时 当地 的 才 、 族 规 律 。 周瑜也看到了 这个 问题 , 只楚 由于 气候 条件不 利 火攻 , 急 得他 “ 口 吐鲜血 , 下省人 事 。 ”
诸葛亮用 “ 天 有不测 风云 ” 一 语 , 点破了 周瑜 的病 因 , _ 井密 书十 六 字 “ 欲破曹公 , 宜 用火攻 ; 万事 俱 备 , 只 欠 东风 ” 。 山 此 可见 , 对于火攻的条件 , 曹 、 周 、 诸葛三 人 郭有共 同的认 识 , 但诸葛亮由于 家住 离赤壁 不远 的内 阳 ( 今 湖北 省裹阳 附近 ) , 对赤壁 一 带的 天气气候的观 测和 认识 , 比曹 、 周两人更深 刻 、 更具体 。
西北 风 只 是 气 候现象 , 在 气候背景下 可 以 出现 东 风 , 这是 天气现 象 。 在军 事气象上 , 除了 必须考虑气候规律 之外 , 还 须考 虑 天气规律作为补充 。 这 就 不 难理 解诸 葛亮 “ 借东风 ” 并不 是怪诞之 说 , 实际 上 当时诸葛亮根 据对天 气变化 的观察分析 , 已 准确地预报出将有偏东 风出现 , 而 以 设坛祭神 “ 借东风 ” 的形式来唬弄周瑜 , 为 自己安排 脱身之 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要知道真相吗,跟本沒有他什么事,应该去看三国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借”东风是假,而“算”东风是真。并凭借生活经验、阅历和观察天时气象。只是其预测方法早已失传。
上一篇:为什么一个人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难过,害怕孤独,又时常想一个人独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