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大学里曾经做过的哪些事对现在很有意义?对现在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我的,大学,自己的在大学里曾经做过的哪些事对现在很有意义?对现在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大学里做的事,对后来生活有影响的,我想有两件事影响比较大。
一是买了一台电脑,那个年代电脑还没有普及,虽然是学计算机的,但是也就是能去机房才能摸到电脑。大三的时候买了电脑后,有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自己动手攒主机,装系统,就因为这样,刚上班的时候,比其他几个动手能力强了好多,所以机会也比其他人要多一些。
还有就是暑假出去打工的经历,去电脑城卖电脑配件,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学到的应用知识,而且也增长了社交能力,让我敢于来北京找工作。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也算一个真正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好好把握这个过渡期,对将来走向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要对求学生涯对我的影响力进行排序,高中三年是最难忘的,高三的奋力一搏,终于没让父母期盼的眼神失望。1991年那年高考,考进了西南师范大学(即现在的西南大学),在很多人眼中,西南师范大学或许算不了一流名校,但在我有眼中心里,这所学校很重要。我是在四川省一座乡镇中学读高中的,那个年代,用很多人的话来说,好学生都在县城一中二中,乡镇高中的学生,能考个大专就很不错了,能考上二本就很牛了,能考上重点大学就更牛了。高考那年,我的数学考了118分(满分120分),牛了一把,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母校西南师范大学给我了太多的东西,大学四年,从迷茫沉沦到绝地反击,那四年的失败和成功,挫折和喜悦,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至今,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说起母校,我心存感激。大学就是一张白纸,你想画什么描,你想描绘怎样的未来,最关键是自己,沉沦或者奋起,也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有很多人抱怨大学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抱怨老师不好,抱怨网络不好,抱怨环境不好,但与其不停地抱怨,不如改变自己,让自己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
美丽的西南大学,我的母校。
也许是读高中太辛苦了,耗尽了我的全部精力,也许是大学太轻松了,让我没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大一的时候,我真的很不上进,与高中时的状态截然相反。照理说,家境并不好的我,应当在大学更努力去追寻梦想,但我似乎已经没有了梦想。大一的时候,耗费了很多时间去打双扣,甚至到小茶馆中搓麻将,或者在嘉陵江边煮火锅,到缙云山顶等日出,日子过得很“潇洒”,但实际上很颓废。每个月收到父母亲寄来的生活费,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其实,父母真的很不容易,每天的劳作,省吃俭用,总想多寄点钱给儿女。
校园面积超过8000亩,俯瞰西南大学校园风光。
大一结束了,我两手空空,不仅没有拿到任何奖学金,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还差点挂科。这真的有些伤我的自尊了。大一的休闲生活该结束了,我就是这样想的,大二的时候,我开始努力。而就在这一年,我进入了系学生宣传部,被“破格提拔”为宣传部部长,其实在大一的时候,我是有机会进入系学生会宣传部的,但我拒绝了,我似乎对此不感兴趣。后来事实证明,在大学,你总得有个目标,有事情做,才不会每天漫无目的地闲逛,身体闲逛,精神闲逛,灵魂闲逛。当上宣传部长,我写字的特长的得到发挥,并且开始学画画,从海报设计开始,从广告招贴画开始,从墙报的设计创作开始。我乐此不疲,沉浸其中。那时,宣传部拥有一间独立的墙报制作室,也是我们几个人的画室,一有空,我就会去办公室画画,练字,持续三年,带给我的收获是在大学办了两次个人画展,此外每次我们系的墙报,总能在众多墙报中独具特色,获奖不少。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收获,从大三开始,我开始利用自己自学的这点技能到北碚街上的广告公司打工,我曾经给一些小商店设计了海报,曾经帮助一些公司写过门牌,也曾经帮一些建筑工地的围墙上写过标语。我有了经济收入,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但很昂贵的设计类图书,实现了自己的一点梦想,也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这一段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胆量,学会了与陌生人的交往,甚至学会了求职的技能。与此同时,这并没有荒废我的学业,从大二开始,我连续三年拿了二等奖学金,在男生中,这算很不错了,我们班的一等奖学金长期被女学霸垄断,她们真的比我更努力。
我的画作,非专业,随心画。
我的纸碟画,闲来无事画几笔。
我的速写作品,只有山村美如画。
虽然我最终没有成为广告设计师,但大学期间这段经历,的确为我后来的职业,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现在,我还会时常拿起画笔,踏上旅途,边旅游边画画,享受一丝艺术带来的愉悦。人生可能不富贵,但一定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大学里收获的最有价值的无外乎三点。
一是良师益友。虽然可遇不可求,但是在大学期间大家考虑的比较单纯,老师同学舍友的群体里怕是最可能得遇一生知己的了。
二是良好习惯。更多的大学生刚进校门是懒散的、无所适从和没有目标的,也有太多的人在大学期间找到了自己的爱好,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大学里成功与失败的最大成因就是有没有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自律的习惯!
三是开阔视野。五湖四海来相聚加上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相对中学),籍此,可以尽可能的开阔眼界。看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情,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然后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怎样”。
上一篇:对于周立波在百脑汇影院看完《流浪地球》发表的这一番评述,你有什么想说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