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德战争时德国的“铁哥们”日本为何袖手旁观?
日本,苏联,德国苏德战争时德国的“铁哥们”日本为何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41年4月日本外交大臣访问德国后,返程时去了莫斯科访问苏联。随后日本和苏联在莫斯科签订了让德国人大跌眼镜的《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承认伪满洲国,日本承认伪蒙古国,同时苏联撤出在中国抗日的人员,而就在《苏日中立条约》后两个月,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德国对于苏联发动全面进攻,此时德国希望日本在远东地区对苏联进行夹击,策应德国的进攻,而日本则是按兵不动,因为日本经过激烈的讨论认为德国必然战胜苏联,所以无需帮助德国,只需要苏德大战后去白捡苏联的远东地区即可,而因为美国对于日本的制裁,日本要执行南下战略,进攻英美攻占东南亚获得橡胶和石油,并切断中国的外援路线。
德军在莫斯科城下苦战的时候,日本海军正在珍珠港玩的很嗨
结果就是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激烈鏖战并最终功亏一篑的时候,苏联在日本的间谍已经将日本即将南下的情报传递回苏联,斯大林从容将远东防备日本的近百万苏联红军调往莫斯科前线,最终守住了莫斯科,而正当莫斯科前线苏德两军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日本海军干了个大的,他们在1941年12月把美国人的珍珠港给干了,随后日美互相宣战,处于同盟义务,德国也对美国宣战。也就是说日本不仅没有帮助德国夹击苏联,反而给德国人招来了一个更为可怕的敌人美国。
二战中德国和日本试图通过武力瓜分世界,攫取霸权,但是极端自私的两国,经常性采取互坑模式,最终在反法西斯力量的打击之下。彻底走向毁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德国和日本至始至终绝对称不上铁哥们。
日本与沙俄以至后来的苏联是仇敌,互存诫心互相防备,1936年德意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矛头就直指苏联。但1939年8月23日德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打了日本一闷棍,让意图得到德国帮助的日本被迫调整它的对外政策,对苏联暗送秋波,试图缓解关系,谈判解决两国间的矛盾冲突。
1941年4月初日本外相松冈洋右访问德国,希特勒没向他透露德国即将入侵苏联的信息。这导致4月13日再次到莫斯科松冈洋右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直到德国入侵苏联后的7月,德国人认为不需日本人帮助,自己就能解决苏联,也就没向日本提出依据《三国同盟条约》出兵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当然考虑过对苏联发动进攻,但思前想后下却收起放荡的心,老老实实遵守《日苏中立条约》,这是它从世界格局、国家层面和军事实力对比的考量结果。
首先应尊崇我们的先辈,是他们独抗的勇气、不投降的意志与巨大的牺牲让日本深陷战争泥潭。到1939年日本70%军费投入中国战场,但战争的结束却遥遥无期!而亚太地区日本公开与潜在的敌人——苏联、美国养精蓄锐虎视眈眈,还明里暗里提供军事经济援助,借中国之手消耗日本孱弱的国力。 要进一步扩张,或迟或早必然会与苏、美发生剧烈碰撞,无论北攻苏联还是南攻英美,日本都没充足经费完成陆军或海军的转型升级,抽调出足够的兵力。
1940年3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联席会议上,决定如果40年内不能结束中日战争,则日本应于41年初断然进行战略收缩,至43年应仅保留上海周边和平津蒙疆地区,以此来节约军费实现下一目标。但这仅存于幻想,日本没足够的勇气胆略付诸实施,也就只能负重蹒跚前行。
1939年诺门坎战役惨痛的失败,让日本陆军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苏军装备上的差距。这导致他们认为只有驻远东苏军从30个步兵师减至15个,坦克数从2700辆减至900辆,飞机从2800架减到1000架,日本才可以发动进攻。而事与愿违,即使苏联从苏德战争爆发后的6月29日开始西调部队,但远东苏军不减反增,从70万扩充到年底的130万,拥有坦克2124辆,飞机3193架。
从7月13日日本开始对苏战争准备,关东军从35万增至85万,但坦克不过区区300余辆,飞机寥寥500余架。凭这实力,再相信意志决定论的武士道们也会犹豫再三、望而却步。 7月24日日本进占法属印度支那后,美国要求日本撤军,28日起联合英国、荷兰冻结日本海外资产,实施包括石油在内的物资禁运。29日谈判中美国更要求日本停止扩张、从中国撤军、退出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
8月美国增兵菲律宾,加强夏威夷守备。 8月初,日本参谋本部二科认为德国41年内不能结束对苏战争,42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6日,日本向来水火不容的陆、海军统一意见:一继续作对苏战争准备,二避免开战。9日,日本陆军决定放弃年内对苏战争,并预备南下。
10月16日近卫内阁总辞职,向来主张南下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首相,也就最终让北进派失去市场,南下成为日本解决一切困局的唯一选择。
12日1日御前会议后,裕仁在对美开战的文件上签字。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对苏战争也就成为不谙世务幻想家们的一厢情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不过,诺门坎之后日军发现陆军与苏联军队实力差太远!西伯利亚方面军一直在关注日本关东军!莫斯科巷战最激烈的时候都没有回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狂热受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甲午战争日本的幸运不会延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