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结合历史,应该如何看待施琅这个人?
施琅,台湾,清朝结合历史,应该如何看待施琅这个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结合历史,应该如何看待施琅这个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施琅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国的统一。以前我们国家宣传郑成功收复台湾,对施琅收复台湾很少评价。鉴于现在台湾有独立的苗头,施琅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代表形象,而台湾台独势力则将施琅视为侵略台湾的投降者。
从维护国家统一的层面来讲,施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应该正面评价他。(施琅雕像,建于2003年福建晋江)
施琅降清、反叛、再降清。
一、施琅降清。1646年,施琅原来是明朝总兵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的部将,郑芝龙投降清朝后,清朝利用他的名声招降了不少旧部。施琅在施福的带领下投降了清朝,并且参与剿灭抗清义军,主要在广东的顺德、增城和东莞地区作战,功劳不小。清朝将领李成栋是主将,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刻意贬低施福、施琅以及率领的军队,无奈寄人篱下。(施琅剧照)
二、施琅投效郑成功。1648年,李成栋反清复明,追杀施琅等人,施琅投效到郑成功手下。很快施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部将。因为郑成功为了筹措粮饷,海军登陆劫掠富户政策,施琅反对,郑成功就夺取了施琅的军权,让他赋闲。
1651年施琅在赋闲时,遇到清军偷袭厦门。厦门守将逃跑,施琅率军击败了清军。立了功劳的施琅本以为郑成功要官复原职,可是郑成功看出他嚣张跋扈,对他有戒心,并没有恢复军权。(郑成功剧照)
三、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有个部下曾德,他为了出头,不愿意待在施琅手下,投奔到郑成功营中担任亲随。施琅将曾德抓了回来,郑成功下令不要杀他,施琅却立即杀了曾德。
施琅的父亲、弟弟和他自己都被郑成功拘捕。施琅在自己亲随和当地居民的保护下逃回大陆。1652年7月,施琅的父亲和弟弟被斩杀,施琅再次死心塌地的投降清朝。
施琅攻台湾。
一、1662年,康熙元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击败了郑经攻击福建海澄的部队,1664年施琅率军收复厦门等地。不过鳌拜等当权者打算招抚台湾郑经,孔元章负责招抚工作,不过招抚失败了。施琅攻取台湾的建议被束之高阁,并裁撤了施琅福建水师提督的职务,待在京城13年。一个是清朝主力用于“平定三藩”,二是怕他再次反叛,毕竟反叛了好几次了。(康熙皇帝像)
二、1682年,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也被提上了日程,大臣李光地等举荐施琅为攻打台湾的人选,这是的施琅已经62岁了。他被再次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并加太子少保的头衔。
1683年6月16日,施琅和台湾刘国轩激战于澎湖,击溃刘国轩部队,刘国轩做小船逃回台湾。施琅采取战抚结合,台湾郑克爽于8月13日投降。施琅不计前嫌,祭拜郑成功。
施琅台湾弊政。
施琅晚年主政台湾,他严禁广东客家人迁居台湾,理由居然是广东潮汕、惠州等地出海盗。并且迁居台湾的人员不让带女眷,就是不想让他们在台湾扎根,造成台湾妇女奇缺,阻碍了台湾发展。
施琅还抢占了早期台湾南部的土地,归到施琅名下,估计有一半左右,号称“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清朝割让台湾给日本人。
施琅对维护国家统一作出的贡献比较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施琅,海军大将,带军收复了台湾,这可谓是民族英雄。可随后随郑芝龙一起投降大清,随后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随后因为得罪郑成功,被郑成功杀了全家之后,又降清,随后带大军把台湾打了下来。也许正是因为其来回反叛的问题,才导致他的名声一直不好,不是很出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施琅是明末清初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将其视为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甚至还有不少人希望中国的航母以施琅命名,更多的人则将其视为投降满清的汉奸叛徒。要较为客观真实地判断施琅的历史形象,应当比较深入地分析施琅所处年代的国内形势和个人遭遇,既不能过于拔高其功绩,也不能对其全盘否定。下面笔者就影响施琅一生行事功过的主要因素简要加以分析。
两度降清,两度叛郑,皆有缘由
1621年,施琅出生在福建晋江农民家庭。他好武不好文,对仕途兴趣不大。在17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投奔叔叔加入郑芝龙的队伍。因战功突出,施琅很快就晋升为游击将军。1646年11月,郑芝龙眼见大势已去,于是秘密派人联络降清。清平南大将军博洛许诺郑芝龙投降后让他任闽粤总督。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的苦劝和阻拦,率领包括琅在内的部众赶赴福州降清。然而,投降后的郑芝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非但没有当上闽粤总督,反而被博洛挟持进京软禁起来。随郑芝龙来降的官兵被强行分配到清军军营,施琅也被编入攻打南明政权的清军中。1648年,施琅获悉郑成功起兵抗清,于是率领弟弟施显和一些部将投奔到郑成功麾下。这次反正满清,体现出施琅当时仍顾及民族大义,不愿为异族效力的情怀。
鼓浪屿上的郑成功像
在郑成功麾下期间,施琅立下不少功劳,但因性格问题与郑成功存在一些摩擦。1652年4月,“曾德事件”终于导致施琅和郑成功二人分道扬镳。曾德是施琅手下一名标兵,一次违背军法犯了死罪,因害怕受到施琅惩处,便投奔郑成功寻求庇护,郑成功把他提拔为自己的亲随。施琅听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勃然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盛怒之下处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施琅遂对郑成功恨入骨髓,决心投靠清朝,誓报郑成功杀父诛弟之仇。听说施琅主动来降,清军闽浙总督李率泰喜出望外,立即报奏朝廷,清廷很快批复,任命施琅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把他提升为同安总兵。施琅的旧部得知他降清后,不少也追随而来。就这样,施琅由郑成功的亲密战友变成强大的对手。
上一篇:二十万左右SUV推荐哪个?注重后期用车成本、舒适性及空间,CRV混动值得买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