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在你面前念叨别人的孩子多么优秀,拿你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
孩子,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你面前念叨别人的孩子多么优秀,拿你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和天赋,发展孩子的天赋,才是最优的选择。
你要明白自己的强与弱,客观看待自己
于是,等到稍微大一些的时候,笔者自然就开始反抗权威。这个时候,母亲的那一套已经不再管用了,对于一个慢慢建立自己价值体系的青少年来讲,父母的控制是逐渐减弱,甚至消亡的。
也许母亲也意识到控制的减弱,也许她看到孩子长大后的独立,后来她就很少再用其他的孩子来和我做比较了,因为读到初中以后,很多孩子都被父母拽出了学堂——有的是没条件读书,有的是自己坚持不了,我成了凤毛麟角了,再拿谁和我比啊?
毕竟那时候的家长见到的世界也有限,真庆幸他们见识有限,不然这种比较何处是个尽头呢?
不比全世界,只和自己比
不管家长拿孩子跟谁家比,都只不过是一个华丽丽的托词,希望借此来控制自己的孩子而已。作为孩子,要有清醒的觉察,明白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客观看待自己。
对于父母的无理要求(凡是让你感觉到自我空间被侵犯,就可以判为无理),要学会委婉地拒绝,更要学会与父母心平气和地沟通。很多时候,父母意识不到他们的比较给孩子带来的困扰,容易沉浸在一种思维定势当中,孩子们其实可以友情提示,当然,反抗也是一种方法,只是不要太伤人。
前两天,笔者才劝谏了自己的一位朋友,让她多看到孩子的长处,自己的孩子,多鼓励多肯定,让孩子更自信更勇敢,能有什么坏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敲打、提示是教育,鼓励、肯定照样是教育。
如果把孩子比作树苗,阳光雨露太少,风雨却太多,树苗能长得茁壮吗?还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说了很多,笔者希望被父母过分比较的孩子,理解父母望子成才的苦心,同时,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发出自己的光。该沟通时要沟通,该反抗时要反抗。“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是说我们不能和父母太过计较,但父母犯了错,照样需要纠正。
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001理解
这个时候我们要去看到父亲这样说话背后的目的。他内心充满了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非常的优秀,希望可以让自己感到荣耀。
尝试去理解父亲背后的爱。
002接纳
父亲这样说,一方面是希望或者是期盼,同时也会有一丝失望。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没有那么优秀?
尝试去接纳自己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能对自己有失望,但是他也是爱的。
003表达
这个时候可以去跟父亲表达真实的想法。比如,可以把父亲真实的想法说出来,问他是不是也希望自己那么优秀。同时也说出自己的想法,你这样比较的时候让我很难过,让我觉得自己很差。实际上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更优秀,我在努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其实这种情况特别能够理解,大多数人都是在这种比较中成长的。过多的比较容易导致孩子不自信自卑,孩子容易叛逆。你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你给人家当爸妈好了,这是孩子最直观的感受。孩子小时不能够理解父母的真实用意,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自己。
父母要多拿自己孩子的今天和自己孩子的昨天比较,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肯定与认可。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放大孩子的长处,一个自信十足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八零后,从小我妈我姥就是这样教育我的,学习上你看后楼那聋哑修鞋匠的儿子考上大学了。人家谁辅导孩子作业了?不要讲吃讲穿,你看人家谁谁家一件衣服净捡大人衣服穿。长大了你看人家谁谁家闺女嫁了有钱人给家里钱大把大把的花。。。。我都听麻木了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会唠叨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希望做儿女的多体谅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謝謝邀請:
✍️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会唠叨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希望做儿女的多体谅父母。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做父母的沒有不嘮叨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就是因為他們對你寄予厚望所以才會不停嘮叨你,希望孩子們都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啊!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如果你也覺得說得有點道理就麻煩你幫我推薦到優質問題審核通過啦!謝謝啦!,
上一篇:老詹又拿三双,但湖人输灰熊,詹姆斯是不是“廉颇老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