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皇帝看到垃圾奏折会怎么回复?
奏折,皇帝,雍正古代皇帝看到垃圾奏折会怎么回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雍正也觉得时机成熟了,顺水推舟,直接赐死年羹尧,当初告年羹尧的罪名,一百多条,很多大臣的奏折,都是低质奏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就是这些低质奏折,照样要了年羹尧的命。
这古代皇帝,看的奏折,真的不存在低质奏折,低质奏折,都是小道消息,有的消息非常准确,有的奏折内容会迎合皇帝的心思,这些大臣的每道奏折,都有用意,根本不存在低质奏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很多人只说到清朝那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还没有说之前究竟该怎么处理。
在这之前,我希望大家去回想一部电影,叫做《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没错,就是徐克导演,导演的那一部电影,在这之前,狄仁杰刚刚出现的那一段场面开始之前有一个小场面,就是很多奏折被送到了一个大厅里面,很多人在拿着奏折互相之间的审批,然后把自己处理的事情报出来。
这个地方叫做奏事处,很多奏折会送到这里,先给这些大厅里面的人进行处理,处理完毕以后,重要的事情会筛选出来,然后递交给皇帝,与此同时,这些处理的人也可以把自己建议的意见写在上面,交给皇帝审批!
一开始的时候,皇帝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是秦始皇,秦始皇本人比较勤奋,所以处理事情比较勤奋,每天烧那个竹简的炉火一直都没有熄灭过,由此可见,秦始皇这个人做事情很认真,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处理的,哪怕是一些琐碎小事,都交给秦始皇处理完毕以后,秦国底下的官员才会决断。
但是对于在这之后的那些皇帝,他可没那份闲工夫!我当一个皇帝不是说为了受罪,而是为了享受,所以皇帝会纠结一批人,帮他一起处理奏折,比如说宰相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邀请过来的大学士!有了这一批人先挡在皇帝的前面进行筛选,然后把这些筛选出来的奏章在递交给皇帝,这算得上是一种过滤,将那些没有必要的奏折或者是纯粹过来闹事情的奏折,直接给摘下去。
这件事情一直持续到朱元璋时期,朱元璋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经历了一个中央政权变化的时期,也就是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得皇权进一步的加持到了中央!另外也很明确的告诉手底下的皇帝,你们以后偷懒的能力没了,偷懒这条捷径被朱元璋给封死了,要做事情自己过来处理。
但是偷懒这件事情不是靠别人提醒,而是靠自己悟出来的,所以在这之后,很多明朝的皇帝都享受了自己偷懒的方法,有去邀请自己手底下大臣帮自己处理的,比如说张居正之流,还有的就是要求自己身边的宦官帮自己处理的,这个就是魏忠贤,总之,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都可以交给这些人来处理,事情不紧不慢,不缓不急,甚至废话的,由这些人出面,帮我把这些事情给筛下去。
所以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讲,大部分的皇帝是没有机会面对这些有事儿没事儿的奏折的,他们有内阁,他们有大学士,那么多大臣和宦官帮他们处理,不需要去担心这些东西,但是等到了清朝,这事儿就开始麻烦了,尤其是到了雍正时期,雍正时期虽然保留了内阁,但是此时朝廷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交给军机处进行处理的,军机处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跪着处理!也就是说军机处不能够想事情后,(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尚可网)你就跪在那里听皇帝是怎么处理的,皇帝说怎么处理,你就在奏折上本怎么写!
这也就造成了雍正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些尴尬的局面,比如说一些实在是闲的没事儿的奏折,有一个其他地方的官员写给雍正奏折的时候,这个官员是可能忘了吧,这每隔几个月写给雍正的奏折里面总是写同样的一段话,意思就是我过的很好,皇帝你呢?连续问了三遍,连雍正自己都被逗乐了,但是没办法用正字起酿的苦果自己得吃,所以就造成了雍正是清朝历史上最勤奋的一个皇帝。
但是说实话,这种事情也是满清才会造成的一种苦果,八旗子弟入关本身就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任何事情,任何小事情,都可能酿成重大的后果,所以作为八旗子弟最大的头目,满清的皇帝做事情自然也要小心翼翼,把所有的权力都攥在自己的手上。在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爆发以前,不允许汉人自己组建军队,即便是使用的汉人军队,绿营兵也是就地组建,就地解散,他们真正相信的还是自己人,直到后来他们慢慢放开的权利,那他们自己的灭亡也是倒计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朝代权利结构不一样,皇帝是否能够看到还要看写的人,皇帝只是最后审阅,中间还是层层审核递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要看如何定义垃圾奏折,奏折是大臣们把处理不了的问题或者不在职权范围内可以处理的事务以书面形式呈送给皇帝并希望得到答复的公文形式。一般来说,不太会有什么奏折是垃圾的,虽然各个朝代在奏折形式上未必统一,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有无限上奏折的权利。要是把机会浪费在奏报无聊事情上面,还会影响皇帝对该臣子的感观。
另外,各个朝代皇帝的勤勉和朝廷制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比如,雍正帝勤勉,事无巨细大小奏折都会亲自过目,那么他就有可能看到一些垃圾奏折,比如什么事都没有只会歌功颂德的。再比如,乾隆时,设立的军机处就有查看奏折的权利,一般不太重要的事情在军机处就可以给你权限搞定,自然也就不用事事上达天听。
一般奏折除了阐述事情还大多会附有解决方案,皇帝看后只要批复“知道了”或者“照办”即可,也有大事没有办法直接处理的,皇帝偶尔也会召集相关负责人等约谈或者拿到朝上当众征询建议。总之,皇帝看到所谓垃圾奏折的次数不会太多,也确实没有什么垃圾奏折会随意上奏,毕竟在古代,人治大于法治,万一上奏的垃圾玩意惹恼了皇帝,被杀了头可就不值得了!
上一篇:预算1.6k到2.2k,哪款手机性价比高?MI9SE和魅族NOTE9,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