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欧阳询之后,学习欧体书法最入骨髓的是姚孟起还是田英章?为什么?
欧体,书法,欧阳询欧阳询之后,学习欧体书法最入骨髓的是姚孟起还是田英章?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学到了深入骨髓,也就是说找到了欧体的书写规律,如果非要拿田英章和姚孟起做对比,应该是田英章先生更要好一点!姚孟起临摹的和欧体几乎一模一样,成了复印机,说明是学进去了,但不一定有学的出来……下边截取他们各自的楷书作品《陋室铭》,大家看下!
下边是姚孟起的《陋室铭》截图
感觉田英章的写的更漂亮,更灵动,而姚孟起的,感觉写的有点相对死板僵硬……看来是学进去了,但是没学出来……!一家之言,不一定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学习三个“字”,第一阶段“专”,就是先专一,不管学谁一定要学精。这一阶段需要5--7年,二是博,广泛涉猎,真草隶篆,诸家百体,有的可以精临,有的可以粗临,有的可以通帖临,有的可以局部临。7---10年。三是“脱”,就是脱离原来的帖,由技转而道。前两阶段入帖越深越好,第三阶段离帖越远越好。写出自己对书法的理解,风格,情性。姚孟启和田英章显然没有达到三个阶段,特别是田英章停留在了第一阶段,越写越机械,越写越程式化,被人们称为印刷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和“头条”:如果考虑到“头条”应有的社会责任,包括在对中国文化传承方面应该有一份担当,就应该忘了什么田,不能为了点击率而做那些根本不懂书法,又抱着某些特殊目的,恶意炒作!把一个写“印刷体”的,和欧阳询放在一起,是对欧阳询的不敬;把他捧上中国楷书之最,是对中国人的不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姚孟起一点创新也沒有,远不及田英章老师,历史必将证明,田英章老师是欧门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者都不是,欧楷的精髓是晋唐笔法,二者皆沒经过古笔法训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人相轻\"的活注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人。学习欧体书法最入骨髓好像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形”和“神”,学欧字与欧阳询原字对比,写得最像欧阳询的当然是姚孟起。什么是学欧体书法“最入骨髓”的,这是一个非常容易争论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推敲的细节很多。“最入骨髓”太容易引起争论了,有人说姚孟起只是做到形似,但是无欧阳询的神韵;有人说田英章连形似都没有做到,更是差欧阳询更多。
一、以目前字迹,姚孟起的字是“形”和欧阳询最相近的,学的最像算不算“最入骨髓”?
姚孟起的字迹和欧阳询所留存的字迹对比,在历代学欧阳询的字书法家来说,姚孟起的字是“形”上和欧阳询的字最相近的。
如果对比欧阳询、姚孟起、田英章的字,就能看出区别。
上图是《九成宫》里面的一个“台”字,可以看出三个人写这个字的适合的异同。选这个字的原因,上中下结构,笔画“横”比较多,这个字有难度不好写。
可以明显看出,田英章写的这个字,字形更方一些,扁一些,这是田英章自己的取法。姚孟起和欧阳询更加修长一些。
现存的姚孟起的字很多时候的取法和欧阳询是相近或者是一样的,这样就酸是“学欧体书法最入骨髓”吗?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现存的字,因为一个控笔能力较强的书法家,临写接近原帖原碑是很正常的。姚孟起、黄自元、田英章这三个人要一直想着追求和欧阳询像,他们都可以做到。
二、“形”似对于基本功扎实的书法家来说并不很难,“神”似非常的不容易。
看了上面田英章的字,好像田英章的字和欧阳询有很大很大的区别,其实对于田英章这个写了几十年字的人来说,写得接近原帖并不难。我们当代也有其他书法家可以做到,不只是田英章。
比如还是这个“台”字,田英章是可以把字形写的修长一些的。
上一篇:人们会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到恐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