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当今社会,真的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寒门,贵子,孩子在当今社会,真的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华大学也开学了!正值秋高气爽开学季,各地大学校园,欢声笑语,热情洋溢,处处生机盎然。清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 生报到人数3700有余,而去年,共录取学生3600余人。
那这3000多的学子中,出身寒门的学生,占比又有多少呢? 出自2021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近10年来,进入清华的“寒门学子”一共有2671人。
乍听这数据还是挺乐观,但是细想你就会发现,这数据并不容乐观。
每年招收人数平均3500,10年就有35000人,而寒门学子一共2671人,占比大概百 分之七。也就是说100个考上清华的学生中,只有7人出身贫寒。
这里所谓的“寒门学子”,是指的清华通过自强计划,从全国边远、贫困地区县及县以下高中招收的德才兼备、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因为基本都是家庭贫困,来自农村,我们暂且称他们为“寒门学子”。
这么看,现在寒门出贵子的几率相对很低了,毕竟每年来自农村的高 考考生超过300w呢。那么到底为何现在穷 人家的孩子难翻身了呢?
个人感觉和以下三方面因素相关。
生存环境-决定了他的认知和眼界
同龄的孩子,有钱人的孩子,爸爸妈妈带着他们周游世界,琴棋书画的时候,穷 人家的孩子可能在玩泥疯跑,洗衣做饭。
他们可能要成熟得更晚,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首先要克服的是生存的难关。
每天朝夕相处的伙伴,也都见识相当,实力不相上下。
他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被周边的东西耳濡目染,没有更多意识和动力去提升自己的眼界。
资源匮乏-决定了他的格局和思维
现在社会,学习成绩,已经不是唯①衡量孩子优 秀与否的标杆了,而且现在也不是紧靠勤学苦读,死记硬背的年代了。
真 正硬核的是思维,拥有了辩证性思维的孩子,那么他的未来都不会差。想要拥有这样的思维,那就要能更好地去了解认识这个世界,包括星辰大海,包括历史人文。
有钱人的孩子,通过旅游,博物馆,亲子活动等获取内容,穷 人家的孩子,则只能通过书本,网络来了解世界。
可想而知,想要感同身受,就得身临其境。所以穷孩子,可能会成绩优 秀,长大后也会埋头苦干,但是却缺少了为人处世的考量。
父母支持,决定了他的未来方向
家庭贫寒,导致父母陪伴孩子时间不足,陪伴不够,父母们忙于生计,不懂提前规划,自己的生活都安排不明白,更别提给下一代正确的引导了。
这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规划和期待,让孩子懈怠,亦或是会让孩子去了社会上,从摸爬滚打,摸索半生,太多时间白白浪费。
当然凡事没有绝 对得好坏,如同硬 币有两面性一般。家庭的贫寒,不会完全阻断孩子迈向成功的步伐,关键还是看个人。
事在人为。没钱的孩子,也有鲤鱼跃龙门的时候,有钱的孩子,也有身败名裂的案例。起点固然重要,但能否到达终点,还得看个人的努力。
你觉得呢?
#寒门一定更容易出贵子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黄金一百秒,说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寒门怎幺就不能出贵子,只要努力坚持,不怕困难,勤奋努力寒门定会倍出人才。毛主席青年时代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有抱负,有理想,不怕困难,为了民族解放,最终在'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确定了在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把中國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挽救了祖国,挽救了党,就是毛主席所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黄金一百秒,说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寒门怎幺就不能出贵子,只要努力坚持,不怕困难,勤奋努力寒门定会倍出人才。毛主席青年时代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有抱负,有理想,不怕困难,为了民族解放,最终在'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确定了在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把中國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挽救了祖国,挽救了党,就是毛主席所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话问得很奇妙,妙在一个\"难\"字,换句话说就是,还是有希望出贵子的。但是,面对当下这种教育资源严重不公平的现实,真是太难了。因为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你交不起高昂的借读费就进不了好学校的大门。自古道名师岀高徒,你在乡下那些师资不全的学校,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吗?不过乡下的教师和纯朴的乡下人同样具备那份善良,受教学子能得到传统美德的影响。为人处世,美德为首,才华次之。
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因此,不能因上不起良好的学校,而自卑,反要要自信、要自强不息,天生我才必有用,船到码头自然直。要突破这个\"难\"字也是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贵人。我们陕西有几位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大家可能知道史诗般的巨著《白鹿厚》的作者一一陈忠实,新近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主角》的作者陈彦,他们没有上过四大名校吧?
话说到这里,还是很怀念我所上的学校,因为学校处于郊区条件比较差。当时那些出身不太好的优秀的大学生分配到了我们学校。我的老师就是陕西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我们的老师现在已经80多岁了,前不久我还和我的同学们一块给老师过了一个教师节。至今,我还是怀念:全市语文观摩教学在我们学校(农村中学),就在我们班,就是我的老师给我们讲。那篇课文叫《怀朝阳风尘六千里》,当老师把那漂亮的粉笔字写在小黑板上、课文的中心思想呈现在眼前时,下课响了。下课了,我们是多么的不舍;毕业了,我们是多么的不舍啊!
上一篇:修图时发现同一张照片电脑和手机的色差很严重要怎么办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