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智谋无双,有谁可以与他一比?
雍正,康熙,阿哥《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智谋无双,有谁可以与他一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雍正王朝里比邬思道高的人当属李卫,不管从那一方面讲,李卫一个小混混,愣头青,能活着并不被算计的恐怕只有李卫一个人。
先从雍正夺嫡的关键一步,年羹尧进京,如果不是李卫,雍正还不知道年羹尧进京。所以李卫的功劳一,让雍正把年羹尧的心给收了。
第二,李浮的科举舞弊案,如果没有李卫,那位大学士又如何能搞定张廷路和弘昼的阴谋。
第三,在江苏实行新政的时候,田文镜那么厉害的人都搞不定河南,李卫一个小混混能搞定江苏,可见智慧不一般。
第四,李卫特别照顾弘历,也为他日后的进退做下了伏笔,反观邬思道,张廷玉,十三a哥,十四a哥,年羹尧,最后谁能有李卫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简直就是诸葛亮之与孔明、郭嘉之与曹操、王猛之与苻坚。是胤禛夺嫡之争中对胤禛贡献最大的人,他是胤禛的幕僚,身居帷幕之中却能洞悉康熙的心思。因此让胤禛少走了很多弯路,最终成功登顶。
如果说《雍正王朝》中谁的智商比邬思道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么跟大家说吧,《雍正王朝》里面没有一个废物角色,除了龙套角色与辅助角色,没有一个人是心思单纯的。上至康熙,下到狗儿,中间夹着一大批皇族、亲贵,他们没有一个不聪明的,只不过是走的路不一样,结局有好有坏而已。
张廷玉
张廷玉堪称是人精!
我认为在《雍正王朝》中,最了解康熙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康熙本人,一个是邬思道,另一个就是张廷玉。
张廷玉聪明,聪明到他知道康熙需要什么;张廷玉机警,他总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行为;张廷玉高风亮节,以至于大臣们想攀关系都攀不上;张廷玉能读心,他康熙就好像是亲兄弟一般,有些话心照不宣却能心知肚明。
太子被废,八爷党势力猖獗,佟国维领头想要上书房联名保荐八爷,结果三位中堂,唯独张廷玉不联名。因为张廷玉明白,这次的太子举荐只是康熙的权术,太子之位是鱼饵,目的是钓出结党营私的八爷党这条大鱼。
结果呢?佟国维被罢官,马齐连降三级,虽然仍在上书房行走,但是却被排列在张廷玉之后。张廷玉、胤禛、胤祥举荐太子有功,大赏。这就是张廷玉之聪慧。
佟国维在废太子事件上几次三番的在言语上逼迫康熙,意图通过群臣之口向康熙施压,结果每次都是张廷玉岔开话题,康熙很高兴,张廷玉自然官运亨通。
正史上的张廷玉亦是如此,身为汉臣,却能够侍奉三代君王,成为三朝元老,虽然后期与乾隆逐渐生疏,但是仍然获得了配享太庙的资格,可谓清代汉臣之最。
佟国维
有很多人拿结果论说事情,因为佟国维被罢官了,所以他输了,其实这样理解并不正确。佟国维的确被罢官了,但是并不代表他输了。
佟国维是典型的家族氏官僚,他的使命就是保证家族政治能够血脉相承。这一点,在《雍正王朝》中佟国维与隆科多的对话中已经体现的很明显。有这样的政治目的,就决定了佟国维不会将自身的荣辱看的过分重要。
他已经成为八爷党的死忠,急流勇退会招来八爷党的忌,况且夺嫡之争,就像是赌场押宝,是有风险的,谁都没有开上帝视角,倘若孤立了势力庞大的八爷党,到头来确实八爷党坐江山,那就盖了帽了。
所以,佟国维一开始就在拿自己的官运为家族官运做垫脚石。他拼命的亲近八爷党,拼命的表现自己矢志不渝的决心,即获得了八爷党势力的赞成,同时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同时,他故意冷落隆科多,让人们误以为隆科多与佟国维关系不好,从而让隆科多成功打入四爷党内部。
到头来,八爷党受挫,佟国维被拔翎夺顶,但隆科多却成为了步兵统领提督,位高权重,最后还被康熙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朝时期位列宰相。
乍眼一看,大家都以为佟国维败了,其实呢,佟佳氏仍旧位高权重,这就是佟国维的智慧。只是可惜,隆科多没有将六叔的那套学精学会,到头来成为弘时党的牺牲品。
终极大BOSS—康熙
不得不说,康熙本人才是《雍正王朝》中最有智慧的。《雍正王朝》“九子夺嫡”的戏份占了二分之一,“九子夺嫡”的主角就是康熙、胤禛、胤禩。
邬思道固然聪明,他的成就在于窥探康熙内心,材料来源就是康熙的朱批、圣训。不得不说,从康熙文章中揣摩出康熙的意思,邬思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他也并非算无遗策,他有时也猜不透胤禛的心思,反而是让胤禛“反将一军”。
比如刑部冤狱案件,胤禛先答应要做,然后把自己弄病,邬思道就没有想到,还让胤禛在床头小小嘲讽了一下;再比如邬思道想让高福将功折罪,但是高福还是被胤禛杀人灭口,这一点他也没想到。
康熙则不同,他将自己的九个儿子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病榻前对胤禛的最后嘱托,将每一个人分析的头头是道,这就说明他一直在观察,没有停过。
康熙时不时的还要给自己儿子下套。大阿哥中了康熙的计,直接被圈禁;康熙故意将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信寄给太子,最后测验一次太子,太子果然中计谋反,二次被废;胤禩就更不用多说,连连中计还蒙在鼓里,自己的话都被康熙套了去,还以为康熙赏识自己。
这就是康熙,一个玩弄权术不间断但却能协调阴阳、让奴才们心服口服、让主子们夹起尾巴的人,但似什么都不管,其实所有人都围着他团团转,这才是《雍正王朝》中最聪明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