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智谋无双,有谁可以与他一比?
雍正,康熙,阿哥《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智谋无双,有谁可以与他一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举个例子,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康熙让众臣子举荐新的太子,大多数人都举荐八阿哥胤禩,包括佟国维,他是主要联系人。同样身为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就没有跟风,他依旧保举废太子胤礽,这主要他揣摩到了康熙的心思。康熙问他:“别人都举荐八阿哥胤禩,你怎么看”?张廷玉回道:“臣这点私心,难逃圣鉴,总求万岁体谅。奴才没举荐八爷,也不是以为八爷不好。只因前太子刚刚废黜,君臣分际久了,不忍骤然再举新人……”
康熙道:“朕要给你晋两级。论起来你在上书房办差已有十多年了。如今马齐和佟国维都是正一品,你得和他们并肩才是。”张廷玉没有言声,他觉得这两级品位来得蹊跷——无论如何,先辞为佳,遂笑道:“虽说主子恩典,奴才实不敢当。奴才小吏出身,并没有寸功建树,升官已经极快。留着这两级,以为进步余地,如何?”康熙道:“你为朕处置机务,多年如一日,从不懈怠,这就是功!你看看佟马两位,这几日竟像疯了似的,请过安就走了。也不知在下头做了些什么!你不要辞,这是该当的!”
张廷玉吃了一惊,这才明白康熙是不满佟、马二人,遂连连叩头。说道:“皇上若如此说,奴才越发不敢当。总求皇上成全奴才!”“你是怕得罪姓佟的吧?”康熙笑道,“佟家一门都是八阿哥的人。马齐是因朕偶然夸了胤禩,就跟着人家瞎张罗。如今胤禩是等着要做太子的,你没有跟着众人起哄巴结,再受晋封,越发招怨,是么?”但张廷玉还是巧妙的辞了这两级,康熙也就不再勉强。
可以说张廷玉是非常机智的职场老狐狸,他知道明哲保身,也知道在合适的时间选择站队。比如,康熙临终之前对大家说传位于四阿哥之后,便咽了气。这时候八爷、九爷、十爷闹了起来,张廷玉则是让侍卫扶四爷去旁边休息,四爷这时很慌,不知道该干什么,可以说张廷玉这一举动为四爷赢取了喘息和思考的时间,也为四爷控制丰台大营赢得了最佳时机,四爷到了旁边之后,立马让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放出来十三爷,丰台大营得以控制,张廷玉这一举动赢得了雍正的信任。
这件事还从侧面反映了康熙对张廷玉绝对的信任,康熙临死前,张廷玉一直陪在身边,康熙的所有命令都是张廷玉在传达,我们可以看到,张廷玉命令隆科多去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去拿遗诏,隆科多对这命令是绝对的服从,雍正登基后自然是对张廷玉很感激,而且种种大事也是咨询张廷玉,八爷一伙闹八王议政的时候,也是张廷玉站出来替雍正赢取了大量的时间,因为他知道,八爷他们不会成功的。
张廷玉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又稳又准,老谋深算,这也是他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康熙高深莫测的帝王心术
康熙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全能的皇帝,他精算术、会书画、能天文、通外语,八岁登登基,十五岁智擒鳌拜,十九岁乾纲独断,决意撤藩,六下江南,三征西域,征台湾,靖东北,修明政治,疏浚河运,开博学鸿词科,一网打尽天下英雄——是个文略武功直追唐宗宋祖,是个博学多才高深莫测的帝王。
康熙的帝王心术令人捉摸不透,举个例子,就比如康熙驾崩那天晚上,他安排隆科多去接八爷而安排张五哥去接四爷,这件事就能表现出他高深的用意。
这种安排是最巧妙而又最合理的,让隆科多接八爷,妙就妙在佟氏一门和八爷的关系,八爷和佟氏一门交往极深,从以前的佟国维,到现在的隆科多,二人貌似和八爷党关系非常密切,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八爷被康熙和佟国维两个老狐狸联合起来涮了,派隆科多去接八爷就是为了监视和控制他。
第一次废太子胤礽之后,康熙让众朝臣公开推举新太子,佟国维联合了一大帮子人保举八爷为新太子,表面上是帮着八爷,实际上这是八爷被坑的最惨的一次,老八的势力清晰地暴露在康熙和众人的眼下,一平日里没什么功绩的皇子居然有这么多人支持,这还了得,康熙把老八一顿训斥,八爷差点被抓起来,幸亏老十四那么一闹,老八才没被处罚,从这次之后,八爷就与太子之位彻底无缘了。
之前佟国维就对隆科多做了安排,让他到理藩院去当差,为什么要去理藩院呢?因为十三阿哥胤祥将要被关在那里,佟国维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让佟家多一条路,让隆科多接触十三爷,顺便靠向四爷胤禛,真是老谋深算啊!只可怜八爷被坑还蒙在鼓里。
让张五哥接四爷,妙就妙在张五哥与十三爷的关系,十三爷救过张五哥的命,张五哥是个知恩图报的热血汉子,十三爷第一次被囚禁的时候,他还向康熙求情来着,结果康熙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面子,让他去放十三爷,张五哥感动的一塌糊涂。后来,胤祥再次被囚禁,他也求了了情,只是康熙没有理睬,他囚禁十三爷是为了保护他,给谁也没透漏过风声。
康熙之所以派张五哥起接胤禛,是因为他知道张五哥对十三爷的情谊,也知道老四和老十三的情谊,派张五哥去就是让胤禛放心,表明了传位给胤禛的想法,在一个张五哥武艺高强,没有加入任何派系,忠心护主,有他在踏实。
康熙为四爷铺路可谓用心良苦,决定传位给四爷之后,他身体也越来越不行了,于是他罢免了很多能员干吏。因为这些人如果陷入党争,于将来朝局不利。辅错了人,新主登极难免大开杀戒,辅对了人,又容易恃功骄主,难以驾驭!所以,现在统统将他们监押保护了,新主登极,一纸赦书,立地就成了新皇帝得用臣子!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驾崩当晚是为胤禛最后一次保驾护航,安排的明明白白,让八爷党无机可乘,包括放十三爷出来,都是他早早的下的一步用意极深的棋路,派隆科多监视八爷一伙,派张五哥保护四爷,这一步走的极妙,让老八放松了警惕。
写在最后
《雍正王朝》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戏精,邬思道阴谋为体,康熙和张廷玉行的却是阳谋,康熙和张廷玉既要顾全大局,又要演的让大家都相信,他们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而邬思道只是是为四爷一个人服务,不需要分太多的心思,康熙是决策者,张廷玉是执行者,邬思道是猜测者,康熙和张廷玉才是真正的老狐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张廷玉的谋略不比邬思道差,甚至犹有过之。为什么?
《三国演义》里,曹操曾经夸过一个叫陈登的人说:“陈元龙身处惊涛骇浪之中,犹弄潮耳!”这是说陈登身在徐州这个危险之地,不仅能自保,还能在其中兴风作浪,游刃有余。
邬思道的智谋厉害,源于他身在局外,隔岸观火,所以看得清,看得准。而张廷玉的厉害之处,则是“身处惊涛骇浪之中,犹弄潮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