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为何衣食住行中却把“衣”排在了首位?
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都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为何衣食住行中却把“衣”排在了首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衣食住行》是雅称,俗话则是《吃穿住行》“衣食”原泛指基本生活资料,并不包括绫罗绸缎,山珍海味。
《衣食住行》指的是人们人生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而不是《丰衣足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邀请我回答您的问题。我觉得衣食住行里面。为什么会把衣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咱们可以没有吃,没有喝,没有住,但是不能没有衣裳穿。因为俗话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不管人有多穷,只要有件衣服穿,最起码就能走出大门。我反正觉得没有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能没有衣服谢谢我的回答完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在看脸的社会,看人的第一眼就是穿着,现在的人都喜欢身材苗条,就是吃的摆在面前还要考虑多少卡路里。在现代,每个人出门都要打扮,但并不是每个人出门都要吃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从娘胎里来到这个世上已经从娘体里获得了营养,也就是说已经吃饱了。到世上第一件是就是保持体温并隔绝病菌,这就需要衣物的包裹。所以“衣”被放在第一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现在看脸的社会,看人的第一眼就是穿着,现在的人都喜欢身材苗条,就是吃的摆在面前还要考虑多少卡路里。在现代,每个人出门都要打扮,但并不是每个人出门都要吃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衣食住行”一词从哪里来,“衣食住行”要往哪里去
“衣食住行”,最早见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
衣食住行泛指人的穿衣、吃饭、居住、出行等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衣食住行最早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得四种需要。”
沈从文的文章《中难过古代服饰研究·北齐张肃俗墓》中提到“前后相继约两个世纪,衣食住行相互影响,极为显著。”
词语里先衣后食的提法,源自“丰衣足食”。
汉代桓宽《盐铁论》:“繇赋省而民富足;温衣饱食;藏新食陈;市帛充用;牛马成群。”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住无不克。”
明朝冯梦龙 《醒世恒言 第三十六卷》:“不须啼泣,还你此去丰衣足食,自在快活!强如在卞家受那大老婆的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衣食住行是种习惯性的说法,并不是说衣服比食物重要。
如果你缺衣又少食,仅有的一点钱是用来买衣服还是买吃的?答案不言而喻。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食物的重要性。
只是后来人类有了文明,知道了羞耻,才提出了衣服的重要性。
人的欲望层次是逐步上升的,有了食物,才会想穿着,有了穿着又想遮风避雨,然后因为想享受了,就骑马,骑车乃至现在的各种交通工具,都是欲望逐步提升的表现。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就是一层一层的递进的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衣服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延伸,衣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有衣穿才以示众人,得以群居。衣区别着不同的自己,把人类分为你我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