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之法在哪里?如何得法?如何用法?
书法,笔法,得法书法之法在哪里?如何得法?如何用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善别人之法者匠!
显寡人之意志者圣!
有心为之俗!
无意为之上!
谋名利者衰!
求闲逸者秀!
总之,纸墨之内十之一也,纸墨之外十之九也!
不可不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讲几个古代书法家的绝技,怀素夏云奇峰,颜真卿屋漏痕,黄山谷摇橹荡桨,王铎沉洼沙,墨法也在对比中,登峰造极的毕生功力也是非非法的。
黄山谷用“摇橹荡桨”解决流体动力问题。怀素之“夏云奇峰”说的也是动力问题。而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讲的是定向速度,定向速度也是劲力,没有定向的速度是无法精准、集中的表达劲力,结果会散,飘。颜真卿之“屋漏痕”说的是流体动力,半阻力引流,一定范围中减少了人为的干预,是半自然状态,好处是一定程度降低人工痕迹,表现自然状态,缺点是增大失控偏轨的可能。黄庭坚加大了人工调控的用笔引向与引流墨,主观目的性更强,表现出一定的主控力度,所以执行力更强,表现力也丰富起来了。
因而,夏云奇峰会多变,屋漏偏逢连夜雨。摇橹荡浆杠杠人,各有各的优劣,目的最终都是为了使笔,引流也是在使笔下带动的,笔法与墨法的协调性之难处,来了徐渭时,画法之墨法开始高强度介入到书法中协同笔法同步,后面又有王铎再次升级,比例更高的“破洼沉沙”法,大有冲破笔法临界处。至此,笔法与墨法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就清晰体现出来了。
还有一个“锥画沙”的,其中的任意在运用过程中都能产生锥画沙,它的条件是等同力量,互不排斥,形影不离。
书法是非非法,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之法,粗略说包括用笔之法(笔法)、结体之法(字法)、用墨之法(墨法)及布局之法(章法)等等。
变化二字,是上面四法的核心,不知变化的笔法字法墨法章法叫不得法。没有变化的字和作品,不叫书法叫字。
法在哪里?在先贤经典碑帖中,在历代书法理论中,尤以前者为主。
关于如何取法,杨守敬书论…梁山舟(同书)答张芑堂(燕昌)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尝见博通金石,终日临池,而笔迹钝稚,则天分限之也;又尝见下笔敏捷,而墨守一家,终少变化,则见少之蔽也;又尝见临摹古人,动合规矩,而不能自名一家,则学力之疏也。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
黄山谷云: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是说通过读帖悟法取法。
康有为云:观千帖,方能帖。是说不\"观千帖\"者,则将少见多怪。黄康二人虽强调读帖,然而并未否定临帖。不勤临帖者,定难悟书之法度,何能得法?而若能学赵孟頫公日书万字,当然是取法之要途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就是书写法度,法度就是用笔法,笔法,没有法度的自由体不叫书法,而是写毛笔字,所以,平时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比如,一个帖中,这个笔画是怎么写出来的?那就要思考,这个笔画肯定有它特有的笔法,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去写。如今欧体盛行,田氏在这方面做的也很好,但他的笔法是符合现代审美的,是现代的书法,原因就是笔画不符合古人用笔。所以很多人会说这是在画字,描字,也是批评的有道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学习写字,写了几十年还是写不好,根本原因是路子不对,没有找到真正的方法。不会方法的学习,写得时间越长情况越糟糕。不得法的学习,就只能在原地转圈,像遇到了“鬼打墙”,虽然走了不少路,劳神费力,徒费了时光,最后还是走不出来。
书法关键是学习方法。要学会学习,学会举一反三,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多的回报,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更多的知识。
清ㄠ敧贞《书学捷要》中云:学书六要,一气质、二天资、三得法、四临摹、五用功、六识鉴,六要俱备,方能成家。故细察六要,吾以为“得法”最重要,气质再好,天资再高,如不“得法”,就会走弯路,再“用功”也无济于事。气质不好,天资不高,只要“得法”,再加上“用功”,也会学好书法。
在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做事情很得法,就是说他行事进退有余,分寸拿捏得很好,给人一种做事从容老练的感觉,那么在书法学习中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在方寸之间运笔自如、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得法境界呢?
上一篇:分手三个月总是胡思乱想,觉得还有挽回的机会,可又觉得没有希望,该怎么彻底放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