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玉鉴定这么难?
古玉,鉴定,玉器为什么古玉鉴定这么难?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鉴定一件玉石是否是古玉并不难
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的人,都能够鉴别出来是否是现代的工艺还是古代的工艺。
那么为什么又会有古玉鉴定很难一说呢?
因为针对古玉的鉴定,并不是只有知道不是现代的工艺品就行了,更多的是要具体到某个朝代的某个时期,是什么身份的人物佩戴拥有的。
要知道,中国的玉文化流传了几千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特征,想要准确的辨别古玉,没有海量的历史、玉石知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再加上各个时代也许会做一些仿古,包括现代的玉器,同样会做一些仿古的题材以及雕刻手法仿古并非是赝品,这一类的往往较难辨识。
鉴定古玉都有哪些要求?
鉴定一件古玉,不是你觉得是那个时代的东西那就是那个时代的东西,是必须要有佐证的,古籍资料,史料,要做到有据可查,有源可塑才行。
当然,现在很多时代特征鲜明的古玉器,大部分都是可以鉴定出来具体的年代时间,甚至可以具体到是什么人佩戴拥有的。
但是一些特征模糊,资料断代的一些玉器,往往是有很大争议的。
玉文化与我们中国的历史交融编织。
有人说我们中国的古玉就是一本史书,述尽了中华文明的起起落落。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玉文化与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交融,从古玉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历史流转的苍凉与宏远。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爱玉,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
各位朋友,你们身上有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玉难鉴定是有历史原因,玉器数千年为封建皇朝垄断,普罗百姓根本不知道玉是什么东西,数千年哟…民玉时代不过千多年,而且多为贵族大户人家所享有…人心如何转都是废话…另外,文博人员中对馆藏玉器研究深入者少,零星几人又不对大众传知,很多一到专家席就以为通晓古玉了,故而出贻笑天下的玉凳玉匣鉴定丑闻…直至今天,仿古玉遍地,无论工沁玉料皆可仿八成以上,不是资深玩家根本不辨鱼目…中国是古玉大国,战乱、自然灾害、朝廷更迭等原因使大量玉器流落民间,为有识人士所秘藏私匿,历久而搁荒者有之…可以断定,民间存世古玉之量比之出土馆藏要大很多,但鉴定又往往以出土物作参照,专家也未必尽识了然,譬如说西周无大器,究竟如何无大器?玉器小到什么程度?馆藏的是大器抑或小器?无人得知,加之时在西周、明朝,山西陕西河南一带曾发生过强烈地震,天翻地覆,夏商周玉器数量巨大但都被湮没或流落民间,今能识知其时物者配当何人?…蓝田玉是古代名玉,到宋朝时,人们就不识蓝田玉真容了,与和田玉混而一谈了,其然乎?显然不是一回事,“美玉如蓝”,古蓝田玉也肯定不是今天某些专家所认的蓝田石,别把古人描得如此无知。在出土的商周春秋战国古玉中必有蓝田玉,只是今人不去辨识而混认为和田玉了…今人稍知古玉者言之凿凿恐其所知亦不过一二,从汉玉往上推,可知夏商周玉器是个不得了的阵容,再往上推亦可知红山良渚玉器必盛,没有上几个时代玉器之盛,玉器的繁盛推不下来,就如养兰,若只有三两株一万年出不了一圃之盛…谁说鉴古玉不难
(图1:这小家伙是比成人拇指甲大些的东东;图2、图3:是战国管钻痕,信与不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古玉鉴定基本上全靠经验就是专家的眼力去判断。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科学仪器能完成这种工作,全靠眼力去看当然难度非常大,何况中国古玩作伪历史久远,更增加了古玩的辨别难度。
古玉的作伪更是登峰造极,古代皇室都因爱玉而模仿古玉,所用的工和料不记成本。现代人要去辨别年代也极困难。
当然作伪手段再高超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古玉鉴定是专业的学科,这要加强学习,须要理论结合实践,多看多上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难是因为,普罗大众,见过的实物太,手上有实物的更少,没见过,没摸过,没系统的学习过不说,连进博馆参观过古玉的都不多,在收藏热的带动下,买两本近年来仿伪者编的古玉类画删,图书看看就敢下手去买。大家知道这种按图索骥的方式去鉴别去购买,熟不知正好步入造假者的圈套。
不走正道想捷近,不难才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仅是古玉鉴定难。其实古字画,古瓷器鉴定都很难。这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人们普遍喜爱古物件,造成仿品流行,有些古老的仿品也变成的古玩了,这就更增加了鉴定的难度。所以,这就要求玩者多看书,多实践,不听故事。还要有点误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