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乡愁》是如何理解的?
乡愁,故乡,游子你对《乡愁》是如何理解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愁》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对亲人的牵挂和渴望,对故乡一草一木的追思,对自已走过的脚印清晰的回顾。有忧愁,有梦想,
有期盼。
游子思乡隔海望,
月圆同辉情何往。
寄予春风渡帆去,
回舟尽染故土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乡变小
小得盛不下故乡两个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岸情深余光中,
乡愁笺文诗感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曠野裏一聲吶喊
深山中一猿悲鳴
彼岸坻一腔熱呼
月光下一段衷腸
哦,鄉愁,
斷腸人念念不忘的遠祖啊
哦,鄉愁,
背包客眷眷難舍的親娘啊
哦,我們
中國人的鄉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余光中的“乡愁”就象一杯竹叶青酒,不浓不烈却回味悠长。让你有所思有所想,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民族情怀表达了海峡两岸渴望流一的愿望。任凭时光流逝这首《乡愁》依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就诠释了一种文学现象,如果你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不论你何种表达方式都能引起回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理解《乡愁》呢?首先,说一说什么是“乡愁”。
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也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如果谈到乡愁题材的诗,那就不能不提到余光中的《乡愁》,但今天要说的是可与之相媲美的席慕蓉的《乡愁》。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谨在此做一下简单的情感分析,过程之中,渐次展现游子对故乡的一往情深。
乡 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写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主题,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即使到了晚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或者“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和古树年轮的描述,写出了乡音缭绕、乡情缠绵和乡愁永恒的思恋故乡的游子情怀。
此诗只用七行、三小节,就囊括了诗人眷恋故乡的全部情感。
第1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这里也隐隐流露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久别的故乡。
第2节:写乡情的怅惘、缠绵。对故乡的怀念渐渐远去,时间的推移显露出了故乡的轮廓,但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印迹,如“雾里的挥手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濛的云雾。这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形象生动、贴切自然。
第3节:写乡愁的永恒。这是从以上两节的乡音缭绕、乡情缠绵过渡而来,层次的递进使故乡由模糊而逐渐的鲜明,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的意象,以及“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出了诗人对故乡情深似海的愁绪、怅惘和眷恋之情。
注:以上诗句的斜杠为朗读停顿的标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不光在高密,整个山东半岛,甚至扩大到全国,多数农家的院门前都是要栽种一株槐的。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缕根深蒂固的情结。并不像民间说诸如“门前一棵槐,不挣自己来”、”门前一棵槐,招宝又进财、”“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之类的吉祥俗语。
重情重义的山东人对于槐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民间流传,山东人多是从山西大槐树迁过来。因此,在山东的许多村庄,都能看到上百年的古槐树。
碾!是轧碎谷物或去掉谷物皮的石制工具,由圆柱形的碾轮和承担碾砣的碾盘组成。
通常在山东农村,碾多是在老槐树下的,代表了怀念(槐碾)的意思。
今天小村的老槐树略显了些孤单,因为树下的石碾被迁到了村西的土地庙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