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乡愁》是如何理解的?
乡愁,故乡,游子你对《乡愁》是如何理解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愁》的主人翁明显是去了台湾的大陆人,老兵拟或其他。数十年背井离乡,数十年音迅隔绝,从少年到暮年,从青丝到白头,乡愁日积月累,离愁郁结心间,思绪哽在喉头,如此人情总难自已,又怎生了得?母亲,新娘,大陆,最让愁肠千转百结。
自古以来,离愁最是扣人心弦,人在天涯常断肠。距离,遥不可及的距离,让许多游子泪目月圆之夜,啜泣相聚之时。
二十多年前辽西山地,月夜,几位老兵凑合小酌,说起远在家乡的母亲和家人,忽然之间就沉默哽咽起来,最平常的乡愁一下就弥漫了。
诗人的《乡愁》是共鸣的,读到的人都能懂。游人的乡愁是珍藏的,看到的人或不识。只要是乡愁,皆缘于有家不能回、有家难以回的痛楚,谁又能不\"念天地悠悠,而怆然涕下\"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罢此文令人感慨万千,涕泪横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将思乡的哀伤寄寓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意象的缀合之中,从少年到中年乡愁变化的历程以及思想成熟之后,对祖国大陆眷恋的乡愁,最后升华到渴望国家民族统一的高度。
是乡愁诗歌的成功典范之作。
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之飘泊、隔离、诀别的意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乡愁具象化,虚实互化,营造了浓浓的乡愁意境。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的时间顺向超越深化,小我的悲欢离合与大我的国家民族之爱交融。
但作为诗意旨归的母亲、新娘、大陆并没有落墨写照传神,形象单薄,抽象堆砌,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与洛夫的《边界望乡》,“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比较,缺乏场景、情态及形象。还有舒兰的《乡色酒》,“乡色正好/你圆/人也圆”,“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我也满”意境优美含蓄婉约,思乡之哀之情状,精粹鲜活。形象之精巧,不逊色于余先生之大作。
从结构框架来讲,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大排比来结构章法,明朗、精工、简练。
大量重复语句,叠词以及不同数量词的运用,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余光中的《乡愁》,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讲,将是一首不朽的经典传世之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余光中的《乡愁》是一篇经典之作,寓意深刻!比较欣赏他西化后的民族文化回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愁已成绝唱,天堂再无乡愁,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令人感动,小时候……长大后……现在……层层递进,诗人最终也没有等到海峡两岸的统一,让人感慨万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住乡愁,记住旧影…。
记住昨天与过去的一切,乡愁是一生的记忆,乡愁是每一个值得铭记今生与过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住乡愁,记住旧影…。
记住昨天与过去的一切,乡愁是一生的记忆,乡愁是每一个值得铭记今生与过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