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咸丰皇帝临终前,恭亲王请求见最后一面,为何咸丰拒绝了?
咸丰,皇帝,道光咸丰皇帝临终前,恭亲王请求见最后一面,为何咸丰拒绝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答,咸丰临终前不愿见恭亲王奕诉,是因为之前封太后之因,并妒忌自己生母早亡,而生厌奕诉,不愿临亡前造成托孤的感觉,消弱亲王的政治势力,减少叔叔干政的可能,把垂帘听政的朝权交给两位妻子,避免皇权旁落.
可人算不如天算,无能的独子同治,也没有挽救回大清的败局,反而开启了,专独太后和亲王奕勾结的二朝垂帘听政,最终导致大清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咸丰临终前不见恭亲王,应该挺正常的吧!一来他是君-他是臣,在皇位争夺上早已分出胜负;二来大清朝在咸丰手上衰败至此,他也不想再看见比他聪明,比他有才干,号称“鬼子六”的恭亲王。
其实咸丰老四和老六恭亲王从小就是竞争对手,他们老爸道光皇帝其实也是一直犹豫不定,论才干和聪慧,都是六阿哥更胜一筹。但是四阿哥咸丰皇帝的生母却是宠冠后宫的全贵妃。道光一直非常宠爱全贵妃,后来为了证明咸丰是嫡子。更是加封全贵妃为皇后。相较之下,六阿哥生母只是一嬪,后宫实力悬殊太多。有点像康熙晚期九子夺嫡里的八阿哥,再有才华,不过是辛者库贱奴所生。鬼子六没有这么夸张,但也有几分相似。在后宫中,咸丰生母一直是深受皇宠。
到了道光后期,咸丰也知道他老爸心思摇摆,很难抉择,论实力,他也确实不如老六,咸丰就在孝上面做文章,他很孝顺很孝顺。道光生病,他就不吃不喝在旁边守疾。终于道光下决心把皇位传给他。对于一辈子的对手,咸丰这一生皇帝做的并不好,他自己应该也知道,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咸丰不见恭亲王,情理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没有必要长篇大论。咸丰怕重演一个历史事件——烛光斧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毛笋应邀答题:简述咸丰帝
[咸丰帝](1838一1861)清朝皇帝,年号咸丰,庙号文宗。旻宁第四子。1850年即位(道光30年)。刚即位,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事。即位十一年,内忧外患,沒有过一天太平日子。1856年,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軍逼近北京,烧毀了圆明园,逃往热河的咸丰急痛攻心,1861年8月,病死于承德热河行宫。在位期间,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琿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恭亲王奕訢(1832一1898),爱新觉罗氏,旻宁(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静贵妃)之子。咸丰从小丧母(皇后)由静贵妃抚养,咸丰和奕訢从小在一起读书、玩耍,尤如一母所出,二人親密无间。咸丰即位后,遵旻宁遗训,在1851年封奕訢为恭親王,在軍机大臣上行走。1855年,静贵妃病重,不肯闭目,咸丰探视后,问奕訢,\"太妃有何遗愿\"?奕訢答曰\"唯册封也\",咸丰帝\"哦!哦\"!不知可否!奕訢以为帝允,遂赴军机处拟上谕\"封静贵妃为大后\"并在静贵妃床前宣谕,静贵妃听完上谕,舒了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咸丰知道后,十分不满,以为矫詔,遂令奕訢退出軍机处,罢免一切职务,回南书房读书。从此二人有隙。咸丰临终前遗命八顾命大臣:怡亲王载桓、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匡源.穆荫.杜翰.焦佑嬴中竟然沒有奕訢,说明咸丰对奕訢的成见颇深。如顾命大臣中有奕訢,那么中国历史将改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应该不是拒绝见,而是有人从中从梗。我想应该是慈禧或者肃顺的人在搞鬼。我想鬼六子和咸丰的关系应该是比较友好的,不至于不让见。所以就上面推测。当然,这是我的推测,至于真相无从说起……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学识有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显似顾命八大臣阻止,深研似咸丰帝机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