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真的有“岳飞杀舅”之事吗?岳飞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舅舅?
岳飞,舅舅,朝北历史上真的有“岳飞杀舅”之事吗?岳飞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舅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历史上真的有“岳飞杀舅”之事吗?岳飞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舅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岳武穆杀舅”的记载出自于内容互相矛盾的《三朝北盟会编》,虽然长期以来一直被某些人指为岳武穆的黑历史。但是,这个记载是个“孤证”,所以说不太可靠。
这段史料的记载是:
绍兴元年正月十一日,有百姓向岳武穆的舅舅姚某仗势欺人。于是岳武穆就回家告诉了向母亲姚太夫人吐槽舅舅,并且打算“按制度办”,原话是说:“舅所为如此,有累於飞。飞能容,恐军情与军法不能容”——(舅舅赶下一些很不好的事,恐怕会牵连到我。就算我能宽容他,但将士们的舆论和军法可容不了他。)姚太夫人于是就给兄弟说情,于是岳武穆才把这事压下去了。过了没几天,岳武穆和官兵押解马匹,这个舅舅也一同随行。突然舅舅催马跑到岳武穆前面大约数十步,转身拉满弓射向外甥,一箭正中马鞍。岳武穆催马赶上,将这个可怕的舅舅擒下马来,再命令大将王贵、张宪将其控制住。之后岳武穆拔出佩刀,把他舅舅的心挖出来,然后剁成碎块。回家后,又将这件事情的前后经过禀告了母亲。姚太夫人大惊道:“我一直疼爱这个弟弟,你为何突然这样做?”岳武穆就解释道:“如果这一箭或偏上或偏下,儿子就死了。我如果被舅舅杀害,母亲就一天的安稳日子也过不成。射中马鞍,是上天护佑儿子。我今天不杀舅舅,以后一定会被舅舅害死,所以不如杀了他。”
传言的经过大致就是这样。时间、地点、人物都很明白,但是就没有岳武穆这位舅舅的名字,其余的记载也破绽百出。比如岳武穆“押送马匹”。这种小事竟然要主帅去亲自出动,并且带上军中的二把手王贵、三把手张宪。一军大将全部出去“押马”,这阵容除了李广利打大宛那次就没有过第二回。这种故事编的不仅离谱,毫无部队生活的常识,而且极为“穷人思维”——副国级的岳武穆亲自当差,带着王贵、张宪两个“兵团司令”级别的副手去押送一批军马……下面就该宋高宗扛着金锄头种人参去了……
而这个故事进一步扒一扒,最大的破绽仍旧是“孤证”——假定“押送马匹”事件大事,需要军中一把手和二把手、三把手都出来当差,那比然也会有大批人马将官随行,而比王贵、张宪更亲近的胞弟岳翻也该在场。真要是有“姚某”这个舅舅,那这种“人伦之变”,同样作为外甥的岳翻怎么至始至终都出现?因此,“令王贵张宪捉其手”的情况,非常可疑。
在秦桧乱政的十四年期间内,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即所谓“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高宗朝的《日历》和《实录》,也就是即官方编年史,并严禁民间修史。而对岳武穆的诋毁、污蔑则是不遗余力。以至于“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谀谄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
所以在编著《三朝北盟会编》时,史学家徐梦莘之好将当时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各种资料,凡是涉及宋金和战问题的,即使彼此相互矛盾抵牾,也只好一概兼收并蓄。
秦桧之恶可见一般!
岳母刺字铜像。
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
五奸贼跪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贬损民族英雄,动又极力为千年奸贼洗白,这是当下的一股极其反常的逆流!我们不参加这种无耻又无聊的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岳飞杀舅挖心可以说是十分惨烈的一件事。在说这件事之前,先说一件岳飞杀人的事。
岳飞的部队中有一个叫傅庆的前军统制官。这个人是个烧窑的窑工,体力好胆子大,而且参加岳飞的部队也很早,在战斗中的表现也很好,所以越肥就对此人很信任,这个人也自恃岳飞的新人就不把岳飞当长官,对岳飞十分随便,没钱的时候,直接找岳飞开口就借钱,而且都是开门见山的说,每次岳飞都很爽快的如数借给他银两。傅庆本身就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由于岳飞的信任,加上又立了些战功,渐渐傲慢起来。甚至夸口说,岳飞这支部队的威名,都是他力战有功才得来的。岳飞做了通泰镇抚使之后执法严格,对傅庆不再纵容。傅庆对岳飞的感情越来越不好了。岳飞率兵驰援楚州时,傅庆在承州遇见了王德,并希望王德把他推荐到刘光世的部队里去,王德立即答应了。这在封建社会的军队里是很忌讳的,那时军队的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脱离老领导寻找新东家是很不好的行为,而且傅庆本人行为乖张。这件事情被张宪,也就是和岳飞一起被害的岳家军将领知道了,报告了岳飞。
回到台州驻地后,岳飞组织统制官比赛射箭,比的是射程。回到台州驻地后,岳飞组织统制官比赛射箭,比的是射程。傅庆连射三箭都是一百七十步,其他人没有一个超过一百五十步的。赛后饮酒,岳飞祝贺傅庆取得胜利。但是却把南宋朝廷赐予的战袍和金带赏给乐另一名统制官王贵。傅庆当场抗议说,应给赏给有功的人。岳飞问,谁有功?傅庆说,我在清水亭战役中立了功,该赏给我。岳飞很生气当即烧掉战袍,打碎金带,大喝一声“不斩傅庆,何以示众?”于是杀了这个一度和他关系很好的部下。
这件事说明,在岳飞的部队中存在着一些行为放荡的人,而随着战争的发展,岳飞的官位升迁,开始对这些行为不检点的人进行整肃,而且岳飞的手段很强硬。说完了这件事,我们再来说存在争议的杀舅挖心的事情。岳飞在绍兴元年接到命令,部队归张俊指挥。第二天,岳飞率军离开江阴,到宜兴县把家小移送徽州。宜兴百姓向岳飞控诉,岳飞的舅舅姚某在岳飞不在宜兴县时对百姓骚扰。岳飞认为这是很严重的事件。但是没有处理,而是先向母亲说了,并且表示“舅所为如此,有累于儿,儿能容,但军情和军法不能容”,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下,岳飞没有依军法处置舅舅。不久,岳飞带人押送战马,他的舅舅也在其中。姚某突然骑马飞奔向前,然后转身有的放矢的对着岳飞射出一箭,正中岳飞的鞍桥,岳飞立即追上姚某,令王贵和张宪抓住他的两手,亲自用佩刀挖了姚某的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