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学习中如何懂得“师法”的诀窍?
师法,书法,自己的书法学习中如何懂得“师法”的诀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临习古代名帖,从通篇气韵的整体入手,渐渐关注到笔墨细节。临习与创作并重,不断推进演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的“师法\",虽然古代大师已逝,但我们仍可从他们留下的作品去寻迹。
如何寻迹。最好的师法,当然是如太极拳论所说的“入门引路须口授\",什么人能口授相传呢?先看历史上的这一片段,唐代的三大家,张旭传心法给颜真卿(有《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为证),颜真卿又传给怀素(见《自叙帖》所载),这三代人心手相传,我们可以从张旭的《古诗四帖》,颜真卿的《颜三稿》,怀素的《秋兴八首》《四十二章经》去看其师法,不难发现其一脉相承的影子。再说具体点,就是观察他们的用笔,从起,行,收的法度。
好果没有口授,是不是就不能师法呢?宋代的苏轼给了我们的答案,他的《临颜鲁公争座位》,形神兼备,《致季常帖》所用笔法,纯出自《争座位帖》,还有好多苏轼的书帖,其笔法多出白《争座位帖》。如果是一个苏轼还罢了,也许有人说是巧合。但又来了个黄庭坚,他的行楷书,也有好多是颜真卿的影子,如《致天民知命大主簿书》。当然,黄庭坚是苏轼的弟子,他们也可能是口授的师法。
有了这样的例子,今人也能师法古人了。只要我们多临帖,勤临帖,常读帖。细心揣摩,也能很好去“师法\"古人的。孙过庭《书谱》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以此认真研习,味先辈之余烈,必能揖先贤之前规,写出有底蕴的好作品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帖,加入自己的理解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的诀窍要找根找源,选好字帖,就要研究,基本笔画,结体,结构,组字,集字练习,临帖,创作等规律去研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师法!领悟师傅艺术语言,从中提炼与自己、时代相符的绘画艺术语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自学书法两年啦,只能按照古代的书写法则去学,去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讲究运笔,转笔,连笔,断笔;笔断意连,心写,意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书法,“师法”而求学拜师,解惑释道,利于学业有进,决窍没有,只有虚心,认真颖悟其道,有言,老师领进门,全靠个人,因此有师路通,相比较自学,少走弯路。
学书法,师教择取从何入手,视其于哪方面有兴趣,及偏好,因人而施材布道。故,领教后且有序有规之练习。
习练课业,师则批正改错纠谬,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近师资而备于修法之误,归纳总结不足,方有步步取赢,日积月累,终能聚少成多,学书之艺,能不进否?
师法,学师之长,补充自己不足,思考于旁通,提问于疑难,主动性开启,何有大脑不兴?何有技艺不明?
善于省察,善于摹练,悟性是学书艺首要,勤奋践行习练为至要,按照老师之教义,自然入门,通达学习之方法。取技乎,纳于己,至于更高书境,靠自己持之以恒,不辍砥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