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创作者与欣赏者的认识、思维出现巨大鸿沟时,应该怎么办?各种创新者是否也类似?
创作者,鸿沟,不同当创作者与欣赏者的认识、思维出现巨大鸿沟时,应该怎么办?各种创新者是否也类似?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创作者与欣赏者的认识、思维出现巨大鸿沟时,应该怎么办?各种创新者是否也类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鸿沟属于正常
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据我了解,艺术家并不会为此头疼,因为没有鸿沟的作品则为庸作。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如果人人都是你的知音,那就没什么高山流水。当出现鸿沟怎么办?作为创作者必须一以贯之,不可妥协,这是艺术创作者难能可贵的品质。
因为一旦妥协,人云亦云,那不叫创新,这样的创作者不配谈艺术。艺术贵在一个“新”字,任何没有新意,跪拜在先人脚下的都是庸碌之辈。口口声声继承传统,视传统为唯一的路子的后人们,其实是对传统最大的亵渎!创作就是体现艺术家的创新能力,既然是创新,难免就会与欣赏者出现认识鸿沟,我认为越是巨大,证明你越有价值。任何新意都会有不被认可的命运,时间是一剂良药。
美术史正是一部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如果在认识上人云亦云,不求新异,那么何来百花齐放之自由世界,谈何未来?
出现认识鸿沟是件好事,总比没有强。每一位创作者不必理会,只管做好自己,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方能有所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他的一生一直在为争取社会对他的艺术的承认而努力。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经展出,就遭到了人们的讽刺,从此印象主义一词诞生。如今,这幅当时被众人斥为异端的画作已经价值彪升。但当时,一位为了支持莫奈而购买他作品的男中音歌唱家在他想购买这幅作品时,竟提出要莫奈在画面上重新补一些颜色,莫奈拒绝了这个要求,结果,这幅作品终于没能卖出去。 还有一位女画家,阿特米西亚被称为西方美术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画家,她当时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但现在她的作品已深受世人的赞赏,代表作《犹滴刺杀荷罗孚尼》。
梵高也比较典型,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创作和欣赏者一致时,这就促成很大的商业机会。
创作者在不同领域,学术上有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艺术境界。
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技术分三六九等,初级和一般的欣赏者眼界认识大同小异,好坏都心知肚明,知道好不到哪里。
往往中级水平最难区分,中级水平的分为学术派和所谓的江湖派,欣赏者有点这方面常识知识的,就喜欢学术派的,认为这是遵古法或有书卷气。没有这方面知识的欣赏者,往往看到留着小辫子身穿古装马褂,有古人派头或大吼大叫,身形潇洒表演性书写者更为上眼,字形入画,所谓的江湖字,尤其名人书画,也是他们的抢手货。
越往上走,学术性会更强,分歧有可能会更大。这不仅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分歧,就在创作者群体里对不同的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深度,就书法而言,真草篆隶,喜好不同,有喜欢这的,有喜欢那的,持的观点就不同。从书法创作年代,有喜魏晋,有喜唐宋,所持角度不同,对艺术理解就不一样,就是喜好相同,理解的层次不同,观点也大不一样,从古到今,争论从没有停息过。
创作者是这方面的具体执行者,欣赏者是这方面粉丝,对这方面强烈的关注和执着的追求,在不同阶段,都对这方面有不同的认识,甚至产生很大分歧,甚至巨大鸿沟,这是促使技术、艺术进步的动力和发展方向。
(本刊总编辑:郜泽松撰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你想干什么。
1、如果把作品当商品卖,那欣赏者就是上帝,顾客的口味就是你的最高目标;
2、如果是自己玩票,那还顾忌啥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创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属性和自己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品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意识形态,要展现自己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并让欣赏者读懂,有了这些先觉条件后不怕与欣赏者暂时的出现鸿沟,这道鸿沟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弥补上的!黄宾虹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黄宾虹先生生前说五十年以后书画欣赏者才能理解欣赏我的作品,在先生去世十几年的光景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已经被大众欣赏者认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多,n多的创作者都是在多年以后才被认可认知……其中不乏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