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的家乡春节拜年有什么习俗、讲究?
长辈,年初,都是你的家乡春节拜年有什么习俗、讲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的家乡春节拜年有什么习俗、讲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我的家乡而言,拜年讲究不是很多,特别解放后,废除一些旧俗,加之改革开放四十年,很多旧俗己不存在,目前保留的习俗主要有,一,祭祖,扫庭堂,购年货,贴对联,粘窗花,放鞭炮等。二,拜长辈,送礼品分发压岁钱,给老人送饺子,同时隨着孝老,遵老,敬老等新文明之风的兴起,又出现了村干部带领广大党员为老人洗头洗脚的新风尚,年关将至,村干部和全体党员对全村七十岁以上老人,手提热水,挨门进户,为老人洗头洗脚,让老人欢度舒适洁静的新年,为乡村干部点赞。三,扫坟,正月初三,家家上坟烧纸钱,摆供品,借以祭奠己逝老人,报答养育之恩。四,走亲戚。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六前,都是串亲阶段,可根据亲疏关係灵活按排,直到走完为止。同时随着近年来文化体育,健身舞的兴起,各村在春节期间,还不同程度的举办了歌舞表演,腰鼓,盘鼓,戏曲大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美丽乡村,文明村镇,提供了可靠保证,。以上点滴,亲闻目睹,还有漏处,请补遗,谢谢,请网友点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祭祀上三根香呢?首先说说为什么上香吧,我们祖先把代代相传看着天下最大的事件,死后坟上要有香火。就是要有继承人。按现在说法要有接班人。三根香呢?本人认为是天,地,人,这些风裕是封健社会留下的。是人为的精神之柱。唯心论。久而久之是生者对逝者一种祭哀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巴狗,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明天就是腊八节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已经开始置办年货。
过年必做的五件事:祭灶神、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拜大年。
单说我们河北农村的拜年。
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钟,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人们陆陆续续地开始起床煮饺子,饺子是除夕下午包好的,吃了饺子就给长辈拜年,有一句歇后语:吃了饺子不拜年一一装大傻。先给家里的长辈拜,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再到哥嫂,未成年的孩子拜完年后都会得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小辈的年轻人还要出去给本家族的长辈们拜,然后走家串户给本村的长辈们拜。五点钟出去,要到七八点钟才能拜完,一遭下来,两腿发酸,早晨吃的两碗饺子,已经下去了一碗半!
老人们在家里,把门敞开,在炕头盘腿坐好,地下铺上一个棉褥,准备迎接一波又一波来拜年的人。一般还要留下一个子女或孙子女作陪,一来给客人敬烟倒茶,二来拉着客人不让嗑头。我们这里拜年不象城里人,说声拜年就完了,我们就是嗑头:首先作个揖,然后双膝跪下,身子向前倾,双手撑地,头碰地(即所谓的五体投地),磕头之前还要问一句:XX(称呼)吃了几碗饺子?吃的越多表示福气越大。当客人抬手作揖时,早有儿女在旁边拉着不让嗑头,客人又说:别拉着,一年一个!如果碰上个实在人非磕不可,儿女又得死乞白咧地拉着。爷爷在世时,我曾经干过这个差事,半天下来累的要命!
磕头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先给最大辈的人嗑;第二,男女若是同辈,先给男的磕;第三,嗑头时不能与受拜者正对面;第四,受拜者躺着不能嗑。原因是给死人嗑头才是面对面,而且死人是躺着的,这样做会被认为是咒人死,很不吉利。
一般初一在本村拜,过了初一就到外村走亲戚了。七大姑八大姨,亲戚多的要拜到正月初十,而且一天要走几家。远亲可以不去,姑、舅、姨是不能含糊的,如果无故不去拜年,大姑老舅们挑了理,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亲戚们平时都很忙,没时间来往,过年时互相走动走动,送点礼品,摆桌宴席,拉拉家常,交流一下感情,越走越近乎。
乡亲们过庄稼日子,难免有个嗑嗑碰碰,闹点小别扭,趁过年之机串门拜个年,一切不愉快就会烟消云散。所以说,拜年这个风俗对促进社会和谐大有益处,值得发扬光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走亲访友送礼见面说一声新年好!新年快乐!小时候拜年有人给好吃的,比如糖块、各种好吃的小零食、小点心,在就是长辈们会给红包压岁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前几天准备年货,煮肉,炸豆腐,炸丸子,做卫生洗衣服床上用品,孩子们就是尽情的玩耍。
大年三十,中午贴春联,挂红灯笼,下午给已故的亲人上坟,放鞭炮。
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看春晚,等到了12点以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后,有的就睡了,有的就打牌,玩到通宵守岁。
初一早上开始拜年,走家串户磕头,磕完以后就没事了,初二去姥爷姥娘家磕头拜年,初三以后给外村的亲戚们磕头拜年,等初五以后就基本没什么事了。
上一篇:如何成为一位不被埋没的职场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