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征剿方腊成功后,为何武松不回朝廷受封?
梁山,朝廷,鲁智深征剿方腊成功后,为何武松不回朝廷受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了解武松为了什么不愿受封,首先得了解他经历了什么!武松的前半生,一直在自己莽撞的错误及别人设计的陷阱中度过。
第一次,冲动误伤了人,因打虎为民除害,渡过劫难。
第二次,为兄复仇,因官府怜惜加自己人品,而轻判刺配,渡过劫难。
第三次,为“义气”,杀人太多,落草为寇,只有用曾经的“同道中人”方腊的血,渡过劫难。
只因认识的“兄弟”越来越多,自己杀的人也越来越多,罪孽也越来越深重。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因误伤一个人就害怕的武松了。
武松冲动误伤了人,逃离家乡后,流浪到柴进府,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身上,还要对宋江“纳头便拜”。(预示:碰见此类人会引火烧身!)。
在外千日好,不如在家一顿饱!外面的朋友无论多好,不及自家兄弟!得知当初冲动误伤的人没死,决定回去看哥哥。尽管自己的哥哥一无是处,但那是自己真正的兄弟,也是自己的家。
在外流浪了近三年的武松在回家的路上,因经过景阳冈,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猛虎,顿时成为了“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一个寄人篱下流浪犯,一夜之间当上了阳谷县警察局长,简直是喜从天降、仿佛是否去泰来。然而,好事成双!朝思暮想的哥哥武大郎竟然娶了貌若天仙的潘金莲。只是因潘金莲太招眼,惹来浪荡子弟的骚扰,迁到了阳谷县。
兄弟久别重逢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就迎来了一场接一场风暴。
首先是,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死自己唯一的亲人。武松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得亏东平府府尹陈文昭怜惜武松是条汉子,轻判了个刺配孟州。(预示:关键时刻还得靠自身的正气与官府中的好人)
可是发配之路,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说武松以前的苦难,是因自己的鲁莽与家门不幸,那么以后的风雨,就是那些整天喊“哥哥”讲“义气”的人,挖的一个又一个深不见底的陷阱。
在发配孟州的路上,老江湖武松避过了十字坡的迷魂药。可是没有躲过快活林的糖衣炮弹,醉打了蒋门神。这一下好了,昔日的“打虎武松”被逼变成了“杀人者”!
在江湖兄弟们的“义气”的照顾下,曾经荣耀无比的"打虎英雄"武松从飞云浦 ,杀到鸳鸯楼,最后竟然连一只大黄狗都打不过。(预示:自己走,是打虎英雄,听别人的,只能落得虎落平阳被犬欺的下场。)
武松真正走投无路了,还得听从江湖“义气”兄弟的话,打扮成头陀(预示:听“朋友”的话,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武松,回不到从前了)。
杀人太多的武松,然而仍不能放下手中的刀,仍逃脱不了前方一个接一个的陷阱。还得杀过蜈蚣岭,还得在孔家庄遭人暗算毒打,又遇上了宋江。(预示:宋江阴魂不散、武松自己分不清是好人歹人。同时说明,无论你是怎么样的英雄,即使你能逃过了十字坡,杀出飞云浦,也逃不过孔家庄。(这都是在江湖上有“义气”的“兄弟”们做的事。)
武松在二龙山、梁山刚过了几年逍遥快活的日子,却遇到一个更大的陷阱,诏安!随即派去攻打曾经也是同病相怜的田虎、王庆、方腊。
武松在一场场血腥的厮杀中感悟、在一次次残忍的苦战中修炼。用一世英名和一条胳膊的代价,悟出了,只有跳出尘世,自己才能停止下了,才能彻底跳出别人设下的陷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残
身体残疾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是致命的。就算回京受封以后又有什么作为。
看破
回京册封也当个芝麻绿豆官,官场那是武松心中的痛,曾经被当官的害得太深了。官场的腐败他看得是太清楚了。
性情
武松是受不得委屈的主,生性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是个快意恩仇不受束缚的人。回京肯定比不了在六和寺自由。
兄弟
最好的兄弟鲁智深在六和寺圆,留在寺中也许是一种陪伴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自己变成了残废,不愿进京为官,做个清闲道人已经不错。
这种想法是结合他自己的现实情况来的,是比较贴合他当时的心境的。
第二点,他和鲁智深在一处,鲁智深圆寂了,他应该也参悟到了什么。
这一点只是揣测,不过,肯定也有,鲁智深就在他身边圆寂的。
第三点,鲁智深和武松在六合寺中听候的时候,看到城外的秀丽景色,十分高兴。
六合寺是他心仪的地方,这一点也是原因。
第四点,以他的性格,他可能不会想做了官被陷害的事。
万一想了,那也算是原因之一。
第五点,他出家以后,之后就没过问宋江等人的事了,文中没写到。
所以,他是一心一意的要出家修行。
综上所述,武松不做官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武松虽然也有伤及无辜,但总体上是个快意恩仇,放浪形骸,有侠义之风的人,他这种人是不可能受朝廷束缚的。
二,极有可能鲁智深是诈死,林冲是诈病,他们三人早看穿了朝廷,也看穿了宋江这个人,所以志同道合的他们三人感觉和三观不合的宋老大缘分已尽,该分道扬镳了。
上一篇:妹妹已经十五岁了,妈妈还以“年龄大的要让着小的”的理由让我大度,这是偏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