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征剿方腊成功后,为何武松不回朝廷受封?
梁山,朝廷,鲁智深征剿方腊成功后,为何武松不回朝廷受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经历过风云激荡的青春岁月,看透了人生起伏,武松决意归隐在这山水秀丽的六和寺,犹可提一壶酒,到好友鲁智深坟前,痛饮一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松的一生是高开低走的一生。
初来乍到便惊为天人,原来在老家不听话,没完没了的给哥哥武大郎闯祸,终于因为差点把人打死而放了武大郎鸽子,只身一人跑路江湖。又在小旋风柴进的门下讨衣饭,天缘凑巧的邂逅了梁山泊未来的灵魂人物宋江。
宋江用满口仁义道德一点点浇灌武松懵懂无知的灵魂,告诉他什么是忠、什么是义、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好汉。武松也非常热衷这门大师课,他跟随宋江的指点并励志做一个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便拿起哨棒昂首远行。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武松虽然得到宋江的理论真传,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高傲自负的性格是扎根在他骨子里的。三碗不过岗,他偏要喝十五碗;垂死制服猛虎,他偏要说自己只是三拳两脚;无三不过望,他偏要喝上三十几碗;硬说自己哀求一声不算好汉,结果杀威棒雨点般的往下砸。
金圣叹曾称武松“天神也”是敬佩武松天地不惧,快意恩仇的胆识和魄力,但武松一路走来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福祸交替的速度实在太快,还没有时间感叹什么叫“两世为人”就在战场上遭受断臂之灾。如果说别人的人生像坐汽车,那么武松的人生就像座高铁,两侧的风景还没看清便匆匆而过……只能说,凡尘不值得,武松他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武松,罗贯中不惜笔墨,足足占据全书十回篇幅。武松的蜕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无所事事的小混混,到对朝廷抱有诸多幻想,再到坚决反对朝廷。书中后半段时,他已经对朝廷不抱任何幻想,有人说不回去是因为残疾,实则不然,他残不残废都不会跟宋江走。是因为信念不同。
——武松的信念跟鲁智深完全一样。宋江岂能让鲁智深回朝做官?尽管宋江苦苦相劝,最后气得吹胡子瞪眼,鲁智深丝毫不为所动。说白了,你就算让他入朝做太师,他也是不愿意的,武松也一样……
早期的武松,就是一个小混混,而且是含金量十足的小混混,整天无所事事,就爱在街上打架斗殴。连一贯和蔼的兄长武大郎,亦多次抱怨,对他又宠又恨。
打虎后的武松,摇身一变成了清河县英雄+公务人员,——从此,武松产生了新的想法,即报效朝廷,争取更多的荣誉,光宗耀祖。这是早期武松的性格所决定的,说白了,一开始武松内心非常虚伪,喜欢被人捧着、赞美的感觉,爱出风头,对荣誉充满向往。
比如景阳冈打虎,店家苦口婆心劝告“三碗不过岗”,武松却越是要证明自己能喝。店家劝告山上有大虫,越是制止,武松越要向虎山行。得知山上大虫是真事之后,尽管内心也有些许害怕,但为了面子绝不回头;比如孟州牢营,施恩父子越是不信,武松越是急于表现自己的实力。——充分说明了武松爱出风头的性格特征!
武松对朝廷的幻想,太多太远,一直到上山为匪时才彻底死心!
武松打虎后,被清河县百姓视为英雄,这让爱出风头的他感到非常满足。从此,武松便多了一种报效朝廷的心思。第一次产生动摇,是因为哥哥武大郎之死,明明有确凿证据,却因县里官员贪污腐败一次次被拒之门外。怒得武松为报兄仇背上人命官司。但他没有逃,接受刺配的惩罚,说明仍有幻想。
在孟州牢营,明知道施恩父子的款待,是利用他抢回快活林,武松却欣然接受。醉打蒋门神后,又得张都监百般抬爱,又是好酒好肉款待,又承诺给他职位,还给他介绍媳妇儿。受宠若惊的武松,似乎再次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然而,这只是个骗局!最终,武松快意恩仇,连做下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两大壮举。
但,彼时的武松,最后的幻想还没有破灭。在孔家庄遭遇宋江时,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要投靠二龙山,感化鲁智深、杨志,带领他们接受朝廷的招安。纵观全书,武松才是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物。——如果当初武松上的是梁山,而不是二龙山,能不能改变他“招安”的想法还真不好说!
不过二龙山的氛围不同,鲁智深从大闹五台山以后,便早已坚定了反抗朝廷的信念。只有推翻日益腐败、无可救药的朝廷,才能改变当前奸臣当道,百姓被压迫的局面。二龙山在鲁智深的带领下,做的真是“对抗朝廷,劫富济贫”之事,武松在这样的氛围下深受感染,想想这些年所经历的坎坷。他开始觉得,鲁智深的信念才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水浒传中便多了一个反抗意志坚定的好汉。
——武松与鲁智深的反抗意志有多坚定?宋江的最后一堂“洗脑课”,丝毫未能同化二人!
当天美而其名的“菊花之会”,实际上是宋江特意安排,目的是为梁山泊好汉“洗脑”!彼时宋江借重阳节赏菊花为由,召集108将齐聚梁山水泊忠义堂内。亲自作下一首“满江红”,令乐和当堂传唱。词文的最后一句便是“原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却不想被武松、鲁智深搅了局。
乐和刚唱到这句,台下武松大怒“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众兄弟的心!”随后李逵也怒起,宋江便呵斥要斩。这实际上就是做给众兄弟看的。你看,随后宋江又哭着说“险些坏了他性命,……,他与我情分最重……”!言外之意,跟我情分最重的李逵我都杀得,其他人还敢说什么吗?
紧接着宋江又来“教训”武松,却自始至终没能改变鲁智深、武松拒绝招安的想法。最后鲁智深便说“\t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由此可见,水泊梁山中,当属鲁智深、武松两人反抗意志最为坚定,武松拒绝在朝为官,也正是因为如此!
上一篇:妹妹已经十五岁了,妈妈还以“年龄大的要让着小的”的理由让我大度,这是偏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