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算不算道德绑架?
道德,孩子,的人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算不算道德绑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奇怪有人提出这么奇怪的问题。‘道德绑架’满天飞,许多好亊都被扣上这顶歪帽子!给孩子讲一个道德的故事,也成了‘道德绑架’了,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吗?我鄙视这个名词!它往々是对抗正能量的工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儿子三岁时我就给他讲了这个故事,结果幼儿园里有一天吃梨,他真就拿个最小滴,阿姨问他咋不拿大的?他说:我爸给我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了,我要学孔融。回到家,我还表扬了儿子:你做得对,小朋友之间就是要友爱和谦让。这件事在我单位很快传开,没想到大家却褒贬不一:有说我教子有方的,也有说我把孩子教傻了的,我也郁闷了好一阵子。我们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教育,就是要让中华传统美德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延续,言传身教,言行一致,是最有效的传承方式,而不希望孩子们的人格出现分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你讲的“道德绑架”是不是指硬性灌输?“道德”一词,里面有个“道”,道即道理,在这个词里,道与德是并列关系。即有道才有德,有德必懂道。《孔融让梨》既体现了德又讲出了道理,是教育孩子的极其生动的好教材。人性是需要教化的。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人有天性,但天性千差万别,好的天性也容易被恶劣环境磨灭,只靠自然发展是不行的。小孩子由于能力所限,从外部环境索取自身需要的物质的能力差,所以私心大,占有欲强。抑私欲、利他人的德行是需要教育的。当然,靠环境影响也是教育,但是那是缓慢的,有时是不确定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要控制自己私欲的,是要比别人更多付出的。社会需要有道德的人,这些人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带来了温暖。道德可以激励,有些公德必须强制遵守。说“绑架”是错误的。强迫别人做好事总比强迫别人做坏事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融吃大的梨也没有什么错。但若能将大的让给哥哥姐姐,说明孔融情商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孔融他妈妈教他挑最大的吃,不吃吃亏了,结果他挑了最大的,后来又上来一盘很大很甜的葡萄和香蕉,他又拿了最大串的葡萄和几只大香蕉自己吃了,那天晚上回到家,家里宰了一只鸡,一上桌就被他吃了一大半,还吃了几大碗饭。半夜,肚子疼得不得了,肚子拉不停,连忙找到郎中,花费了一大笔银两,躺了两天下不来床。那天据说一起闲聊的几位大臣们觉得这小孩很没家教,心中愣是厌恨、憎恶,以后再也没提过要扶持这个孩子的可能。街坊邻居以至后人,将孔融抢梨的故事当作负面教材,一讲讲了几千年。最终于2019年春节期间,被人以道德绑架的质疑提出。————“话说孔融抢梨,是否有被道德绑架的嫌疑?追求是人的天性,何况小孩,如果当初有人善意地提醒小孩理应吃小的,孩子的父母能管教他克制自私,也许就不会有今天孔融抢梨的故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人正确对待这个故事,就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什么叫道德绑架?
用超出对方或普通人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那就是道德绑架。
① 超出对方标准:
比如学校给灾区捐款,普通人都捐100元,可能只是每个人一周的零花钱而已。但拿这个标准要求一个贫家孩子(100元可能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那就过分了,有道理绑架之嫌。
上一篇:在边境城市丹东都拍过什么电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