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是一个学生,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办,是打回去还是忍着?
老师,学生,直接我是一个学生,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办,是打回去还是忍着?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一个学生,遭遇校园暴力怎么办,是打回去还是忍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忍让永远是正确的选择,而对于校园暴力,家长在家中平时就的,正确引导孩子正确维权,是,直接打回去能以暴制暴,可出亊时,对方大多数不止一人,并且还人数众多,人常说,好汉难敌三拳,英雄还的有人相帮,而这种情况往往放在一个孩子身上,他(她)们当时就难以承受,但真正出亊后,孩子们首先就应该告诉父母,让父母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只有正确面对,才能完全杜绝,这种谁也不想,和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观点是:必须奋起反抗,立刻打回去,打完了再找老师处理!
人弱受人欺,马弱任人骑,面对校园欺凌,一味地忍让只会助长霸凌者的歪风邪气。他或(他们)之所以选择你来欺凌, 就看中了你不敢反抗,胆小软弱的特性。所以应对这种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欺负你的时候狠狠地打回去,打赢打输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对方释放一种信号:老子不怕你!就像中美贸易关系一样,明知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血可流,头可断,但是不能输骨气!
什么友善、宽容、忍让,这些是用在人与人之间的,用在人与“魔”之间根本不适宜。
孩子们,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这种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性格,那么长大后我们面对邪恶势力,面对坏人坏事,我们才会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能力,才会有见义勇为的勇气!就像重庆坠江公交事故,面对坏人坏事,一车人除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更多的是他们缺乏见义勇为的勇气!
勇敢是一种品格,勇敢更是一种能力,我们必须从小就努力锻炼学习。当我们的下一代都勇敢了,将来我们才会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才会在科技、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发达的同时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绝对要先打回去,只有把事情搞大(当然,也别搞大到出人命或严重受伤),把相关实权人员牵扯进来(施害者家长、学校领导、派出所工作人员),事情才能得到重视,施害者才能得到约束!
第二,事后必须寻求老师及其他成年人的帮助!一般施害者都是一个集团,不会单打独斗,有些可能还与社会上的人员有联系。仅仅打回去,就算打赢了,事情远没有解决,因为施害者还会寻机报复。所以必须要把大人的力量引进来。
第三,我觉得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保护人无法永远保护弱小”。一个群体中,肯定有弱小与强大。老师是强大的,但老师一般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力对付学生;而某些强大的学生会这么做。老师又不能时时刻刻盯着这些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又禁止开除学生,国家的相关措施又执行不到位,扫黑除恶也不可能落实到学生层面。所以,校园暴力有其存在的土壤,我比较悲观,觉得这玩意无法根除。
我读书的时候就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我比任何人都憎恨校园暴力,但当我做了老师,才发现这玩意无法根除,很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遭遇校园暴力,应该第一时间报告给老师或班主任,让老师去处理,学校处理不了会联系派出所,而不是一味地躲避或忍让。
校园暴力一般发生在初一或高一,学生刚升入学,同学之间都处在磨合状态中。学生们性格各异,共同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难免也有矛盾产生。中学生又处在青春叛逆期,极易冲动,不计后果,所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自己与其他同学发生了矛盾或产生了隔阂,又产生了误会,面对霸道学生欺负时,首先第一时间告诉老师,让学校去处理。绝不能闷在肚里置之不理、忍气吞声。如果你不对老师说,那些学生认为你窝囊、软弱,以后还会欺负你、找你事,麻烦没完没了。例如向你索要零花钱、让你帮他们跑腿办事等等。
当然老师知道后会妥善处理的,那些学生就会收敛。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必须遵守校纪班规,自己不能主动去欺负别的同学,违反学校纪律。但是当别人欺负自己时要做到冷静,耐心向对方解释。如果是自己做错的话,要向对方承认错误。绝不能以暴制暴、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果,只能扩大事态发展,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国家联合公安局、法院、司法局等多部门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了严厉打击。学校也要及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教育、普法教育。使校园欺凌事件得到有效遏制。
做为一个中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努力学习,把全部精力用到学习中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不能不务正业,荒废学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