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城市过年没有年的味道?
城市,农村,都是为什么城市过年没有年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城市过年没有年的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即过春节,春节乃农历年年头年尾衔接的日子,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千百年来,人们把这个节日过的有声有色,庄严而热烈,自然形成一个千古不变的传统佳节。
过去城市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市区还会组织舞龙舞狮。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回到家中,还要吃团圆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老人们还要焚香烧纸,祭奠先辈、敬灶神财神等等,一片溫馨、欢乐、祥和的气氛,喜气多多,年味十足。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在城市过春节,更加注重市容的装饰,内涵却消然发生了改变。一部分家庭醉心于酒楼会餐,大吃大喝,一部分人醉心于玩手机、看电视,祭拜活动大量减少了,加之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年夜的静态美增强了,动态美削弱了。大人小孩对吃佳肴穿新衣的渴望和好奇淡化了。
总而言之,现在城市过年,外表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但活动的内容大变了,审美情趣大变了。虽然节日气氛仍旧浓烈,但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年味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也就是欢度春节,春节本来就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春节乃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人又再为新一年的耕种稼穑忙碌,对新一年的收获充满期待,喜悦之情、欢欣之态不言而喻。春节各种传统民俗究其根本均以此衍生而来,只是今天之人已不再考究而已。农村为熟人社会,旧时多以姓氏聚族而居,既为乡邻也是同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生活中需要互相守望相助,逢年过节自然嘘寒问暖、相互走动以期拉近感情,也由此使得农村各种礼俗颇多。农村过年热闹大抵因为以上两方面促成,所谓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是也。 反观城市,远离农事,不知稼穑为何物,春节也就徒有形式罢了,加之城市人员均为四面八方而来,互不了解,防范心理很强,居住坏境逼仄,邻里老死不相往来,礼俗也只剩下点头微笑而已,就连拜年都要短信群发如何热闹的起来,还要有年味岂非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身活在农村,我是农村人。我想,城市也有过年的味道,但是,跟农村过年不是一个味道。
城市过年,灯红酒绿,霓虹闪耀,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买什么,大家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而农村则不一样,虽然没有灯红酒绿,也不能做到想吃什么吃什么。但是,农村人都会自己做,物尽其泽人尽其用,我们有什么就做什么,过年就吃自己做这些吃食,虽然食材单调但千百年来农村人的传承让我们学会一种食材可以做出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口味的吃食,我家不会做可以请邻居会做的“老师傅”,就这样东家走西家串,准备过年的吃食的过程就是年味。等这些吃的准备齐了,年也就来了,年味到了最浓的时候。
其实,过年过得就是团团圆圆,过得就是你来我往,活的就是热热闹闹,人情味儿有了年就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城里什么都有,什么都是消费。所以没有年味儿
以前过年,因为没有的,年味特别浓: 除夕夜一定要守岁,不到12点不能睡; 新衣服一定要留到大年初一早上穿; 出门拜年,见到人要说“过年好”; 处处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而现在,“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但这些都是在农村啊,到处走亲戚,城里面有哪有那么多街坊和亲戚走呢,有的只是电话上的祝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钱“相对贫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外地人都回家了,人少了就没人气了,不像农村,城里人都是家里门一关邻居们很少往来,农村就不一样,邻居之间平时就沟通的多,过年都回来了就更热闹了
上一篇:你觉得过年放假时间够吗?初八就要上班,延长到正月十五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