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喜欢独处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的人,喜欢,自己的喜欢独处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首先喜欢独处是正常心理,每个人都有在不同场景下希望独处的心理,不管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的角度来看这都是正常现象。不过下面咱们详细来解释一下。
一、从人格心理学家角度来说,偏内向人更加习惯独处,甚至离开独处会有强烈的“疲劳、身心疲惫、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
为什么内向的人更加喜欢独处?
偏外向的人拥有更加活跃的多巴胺奖励系统,简单来说偏外向者可以从更多社交活动中可以感受快乐。而偏内向者的大脑更加敏感,同样剂量的多巴胺会使得他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增加更多的烦躁和不适感。
从神经系统来看,交感神经使我们处于战斗或逃跑的状态。这是,我们的压力和心率都会升高,并保持警惕准备随时采取行动。 而副交感神经会感到平静并专注于内心。我们的身体会保存能量并从环境中抽离;肌肉放松,能量储存,心率和血压降低。
偏内向人在副交感神经下表现更好,他们渴望那种远离他人的安静,有思想的活动,但不是反人类或喜怒无常的行为。这是一种由大脑化学和功能驱动的正常生理需求。
(注意内向和外向本身并不是性格类型。内向和外向是人格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没有人是纯粹的内向或纯粹的外向的。)
二、从我们必经的生活场景来说,每个人都有在特定场景下希望独处的心理
创作思考时,写作业工作时我们都希望独处。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是通过五官收集信息并传输到大脑,大脑就像一个中央处理器,同时处理五官下的信息信号来进一步分析及得到认知。在嘈杂、灯光过于强烈或者昏暗、温度过于高温或者低温、及存在大量香味或者臭味、的环境下五官因为接收到了强烈的信号不断传输给大脑,增加大脑的处理带宽,会相应的占据大脑正常思考问题的带宽。所以我们更加希望在独处环境下进行思考创作。
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经常独处的人,能对自我有更清晰的认知,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我们常常将独处认为是孤僻的象征,但是心理学家认为,独处分为两种。
非自愿的独处:会给个体带来伤害,且常与强烈的寂寞感和痛苦有关;
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的行为倾向,是一种自主的积极选择,而积极独处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也是上文我们所说偏内向对独处的身体机能反应)
正确看待“独处”不要过于极端
并不是所有的独处都能带来裨益,心理学上的“非自愿的独处是不正常的心理反应,需要调节
正确看待独处,它并不是不是一个人待着。很多人像是在独处,但他心里很乱,躁动不安。还有的人“独处”时,非常不自律,睡得晚起得晚,不好好吃饭,整天地打游戏,或者刷手机。这种“独处”是有害的。都属于“非自愿的独处”。
如何能做到“积极独处”健康生活?
真正的独处,至少有这些要求:
1、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一日三餐,坚持运动。少看手机少追剧少沉迷于游戏。
2、你的体验是美好的,自在,愉悦。虽然是一个人,但并不孤独,感到与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与其他人保持着互动。
3、你要做些更有意义的事。独处是难得的,是用来提升自己最好的时间。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积极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独处是一种心思简单之人,不想让自己处在动脑筋与人周旋上,而是想自己静静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不被他人打扰。没有心理问题只是处事方法不同而已,这种人往往还很好相处,时间久了,这种人可以做长期朋友。而不像有些喜欢应酬之人满口答应,没问题,结果什么也不办的人好相处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独处,仅仅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一个人安闲的看风景看电影一个人读书听音乐一个人品尝美味佳肴一个享受自己的精神快乐……还会有什么另外的心理感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都喜欢舒服的感觉,而人要舒服就需要获得能量。
喜欢独处的人在一个人的时候,获取能量更多,所以舒服,比如宅男宅女。
有的人喜欢走到外面,一个人处久了就难受,因为能量获取方式不同,他们需要认识更多人,喜欢人多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独处的人是什么心理?有点迷瞪,一时搞不懂你想问什么?
首先,我是一个习惯独处的人。而且独处的时候很多。
我的心理很正常,既无杀人放火之心,也无坑蒙拐骗之意。
我是一个有正常功能的男人,喜欢看美女,喜欢有女人聊天。
日常工作我能做的很到位,改造升级有自己的方式与方法。
喜欢看书,看经典的流传,看时政要闻,不太喜欢穿越,也不太接受玄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