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喜欢独处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的人,喜欢,自己的喜欢独处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喜欢独处是怎样的一种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超凡脱俗,个性发展,天马行空独往来。一花一木一世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曾经听寺院里一个高人说过:有人请他下山去当地方官,被他谢绝了,他说当地方官不能很好地独处,他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呆几天,不是离开别人就不快乐的那种人。
他告诉我们人要学会独处,没有一个人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旁,学会慢慢让自己内心变强大,不要像婴儿离开人就哭闹,那是脆弱的表现,玻璃心不快乐。
喜欢独处是一种智慧,比如林黛玉说热闹的宴席总会散场,那时留下很多别离伤感,还不如不聚为好;这也是很多独处的人心理表现,有一种预见性和忧患意识。
独处也是一种定力,在风紧浪急的社会中稳如泰山,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大多能学业有成,事业顺利。
终上所述,独处的人认为自己是一股清流,常常独立思考并有自己的想法,决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之人,唯有独处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远离尘嚣浮华的喧闹,静心常思己之过,才利于前行。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易,慎独、慎思,谨言慎行,自我约束难。
金钱社会环境下,一些小气候,小氛围中,是非曲直,衡量标准错位,喜欢独处,远离是非之地者,在一些势利小人眼里,他们却成了另类人物。
不会附炎趋势,不懂得关系学,不近人情世故,不会巴结谄媚,不会投其所好,不会左门旁道入位,甚至连诚实守信,不会花言巧语报喜不报忧,也成为了他们的不足和过错,岂非奇谈怪论!不敢苟同!
当然,年轻骨嫩,心智开发阶段,却不可以老气横秋,更不必要以小充老,把自己封闭起来,远离社会现实,书呆子气十足,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浮躁奢华的社会潮流下,能够独处,有利于独立思考问题,而不至于被浮云遮住了双眼,情急之下做出了判断失误,莽撞冲动无理、无底线的事情来。
(网络图片,原创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独处是更向往自由的表现。
一个人喜欢独处,并不是说他性格孤僻,不擅交际。喜欢独处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种身心俱往的自由。简单来说,独处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喜欢独处是一种人生智慧
智者往往都是孤身一人,不是因为无人亲近,而是智慧的人都选择独处。独处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大智慧。喜欢独处,这并不是被迫与社会隔离,而是在闹市一隅,选择走入自己的内心,独自去体验人生百态。
喜欢独处是一种主动选择
过多了群居的生活,见多了五光十色的盛景,便不再想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这时,独处便是最安谧美好的时光。有的人在经历社会摧残后,便不再想要努力去融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他们往往会选择独处。其实,他们主动选择独处时,便已经将自己的灵魂交给了自由。他们的身心的疲惫都将在自然在释放,他们终将成为真正的自己。
喜欢独处是因为喜欢自由的天性
人人都喜欢自由,自由更像是人的天性一样,与生俱来。喜欢独处的人往往是把握住了自由的根脉。群居的生活也可以很自由,且恣意潇洒,但是却不如独处的那份自由来得猛烈且深入人心。独处有时是寂寞的,但是这样的寂寞却有着无限的生产力。独处可以获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由内而外的自由。
周国平曾讲到:“人们喜欢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
学会独处很重要,富有生产力的独处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独处,学会充实自己,对自己进行由内而外的整合,以便我们以真正的自己姿态去面对生活。
我是积极努力的小王,我喜欢独处,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自由。你喜欢独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喜欢独处的人,便在其中。喜欢独处,是因为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往往能进行深层次思考。
很多作家的震撼人心的作品,都是独自一人的时候产生的。因为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干扰因素比较单一,最难对抗的只不过是脑子里横生出来的细枝末节,不用再花费其他精力来对付其他的事情。
举个例子,为什么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城市,那些比较爱学习的人都喜欢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呢?
甚至在大城市里,很多人宁愿走很远的路,花额外的钱,都要背着东西到自习室里度过自己白天或夜晚的时光。
那是因为在那个场所里,TA能专注于做自己手头上的事,不管是阅读、做笔记、写写画画还是进行思考,周围的人都不会成为一个明显的干扰因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