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过去没有空调,古人都是如何避暑的?
古人,冰块,夏天过去没有空调,古人都是如何避暑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炎热的夏季,会采用冰块给水果保鲜。
京师卖生果,凡李子必摘其蒂,不敢触其实,必留上衣,令勃勃然,人方以新而为好,至食者须雪去之。
在出售
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荔枝膏
这些水果摊或是蜜饯铺子里,
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
玩冰雪游戏
碧碗敲冰倾玉处,朝与暮,故人风快凉轻度
这是宋文青们格调比较高的一种游戏。敲冰消夏,证明那时候冰已是夏天寻常物。
水车踏水上宫城
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
当摇扇子都不得力的时节,达官贵人,便会命能工巧匠们,借助水车的运转,把清凉的河水引到屋檐上,让水像雨一样,从屋檐上落下,形成循环不断的水帘,暑气全然消散。
这种降温装置,早在唐代已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没有冰箱,没有电风扇 难道在夏天就度日如年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古代人过夏天其实很接近自燃的,他们过夏天也是有滋有味的,古时候农民靠竹子编制的扇子乘凉,条件好的会用绢帛制成的扇子,如果有才华的人会在扇子上写诗作画,提高生活乐趣。如果是当官的则享受人工摇的扇子来解暑纳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这样古时候有发明了瓷枕,就是睡觉的时候会枕瓷枕。这个枕头是中空的,在睡觉的时候,风从这个洞里面穿过,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而且有的人还会在这个枕头里面放很多的水,这样在睡觉的时候就很是冰凉的。
夏天凉水是他们最直接消暑的方法,于是人们就在自己睡觉的屋子里面挖一口井,在上面覆盖一层中间有空的石板,到了夏天的时候,人们就会把这个空打开,然后就有凉气冒上来。
古人没有电冰箱冷镇食品、制造冰块,官府在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一旦夏天到来有钱人家便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还不耗电,不污染环境。
古人的夏天防暑的方法还有很多的,要是现代人,恐怕早躲进了空调房里了。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不象現在那麽高溫,現高溫是由,_公鐵路,二是房屋,三是工廠企業,四是汽車、火車、輪船等等發、產生熱量綠化不及以前綠水清山吸收二氧化炭溶解了熱能量沒有現在高溫,避熱蠻然是主靠扇,解暑中土藥,綠蔭、山泉。古雲:七月秋風漸漸涼。而現今八、九月仍處高濕炎熱3o度左右。人類生存如不重視綠化自然,高溫必然年年增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说古人,像我这种70后的人,到90年代中期才在单位上班用上空调,到90年代末家里才装了空调!那以前夏天是怎么过来的呢?还不是一样扛过来了。只不过我们小时候住在农村,农村比较开阔,而且树木繁多,一到晚上,村里的人就会在各自屋里搬出竹榻或则竹床乘凉。年纪大的会拿出蒲扇扇,年轻的嫌麻烦就会搬出电风扇对自己吹!天气实在热的慌,大家会乘凉到半夜。早的话,会乘凉到晚上10点回屋睡觉。在露天过夜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半夜有露水,人会得病!另外村里的老者也经常会对年轻人说“心静自然凉”的老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没有空调,只能哪凉快那呆着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夏天在凉风阵阵的空调屋里,甚是凉爽。不经意间想到古人是怎么度过这炎炎夏日的?
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将平均温度高于23℃称为温暖期,反之则为为寒冷期。
中国古代则类划分为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
第二个温暖期:两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
第三个温暖期:唐朝
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
第四个温暖期: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在这个八个区间内,温暖期与寒冷期相互交替,中国古代大一统与大分裂也随之变化。古代,以农立国,农为根本。所以,气候对中国古代史的影响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里就不多赘述。
《诗经》中《豳风·七月》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意思是说冬天凿取冰块,然后将冰块藏入冰窖,等到夏天拿出来使用,可见古人用冰之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