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提倡知行合一,那么“知”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首先做“知”?
良知,美色,知识古人提倡知行合一,那么“知”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首先做“知”?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提倡知行合一,那么“知”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首先做“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行合一的知:该是懂的意思。
整句大概意思该是,如果你想对么一个行业有一番作为,则必须要先去了解和实践这个行业的技术,规模等……才能够很好的将其行业做好。
想先做知,就必须多关注像头条类的信息平台,做到最大化的信息灵通,达到先知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中的知指的是自我知识。自我知识,这个名词来自于瑜伽哲学,意思就是对真正的自我的了解,真我就是在那个永恒存在的世界的自己。其实这个知指的是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生命本源的领悟,当我们的行为是根据真正宇宙本源的认知,而不是头脑的判断,来做决定的时候就做到了知行合一才会符合天道,所以王阳明提倡的知行合一就是顺着天道,天的规律法则行事,即所谓的道法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能了解上天的自然规律,意志。和人的命运,合成一个道理: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知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行合一,大多数人将其理解为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知道了就要行动。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牛毛。所以,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没那么简单。1508 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
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始终是一以贯之的,王阳明不可能犯这样浅薄的错误,在创建心学的第二年,就提出另外的概念。所以,知行合一,应该是来源于心即理。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心理合一。
我们的心中有天理,为人处世必须发自本心,如此,天理才能呈现,心中所想不能和行动分道扬镳,是为心理合一。而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王阳明谈知行合一,谈的是「道」,而其他的知行合一,谈的是「术」。
王阳明是如何解释「知行合一」的呢?见到美色,立刻喜欢上,而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所以,知行就是合一的。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被雷劈中是「知」,倒地是「行」,被雷劈中会立刻倒地,没有思考的时间。水在自然状态下始终向下流,水「知道」自己向下流是「知」,不停向下流是「行」,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但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向下流,为什么向下流。
由此可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理论,它是我们的一种本能,这本能就是良知。它知道美色是美的,知道狗屎是臭的,知道危急时刻我们该如何快速作出决断。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饭,人人都自动自发地去吃;美色,人人都发自真诚地去喜欢,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以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人生在世,如果每个念头,做的每件事,都听命于良知,那最终,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行合一”且不说古人怎么理解,我们也不好理解从前那些文人泰斗们高深阐述,我认为“知”,为良知,为认知。“行”就是做,就是结果。良知告诉你做什么,认知告诉你怎么做,做出的结果就是你的良知和认知的程度。是不是知行合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里讲知止而后定!
其实知是觉知,而非知识!
呼吸练习法可以让你做到觉知自己!
上一篇:在最优秀的时候遇见了另一半,该怎样做到对方喜欢的样子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