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歌手翻唱或是重唱别人的成名作是不是严重缺乏创新的表现,你怎么看?
翻唱,自己的,歌手有些歌手翻唱或是重唱别人的成名作是不是严重缺乏创新的表现,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歌手也不好意思正面直言。如果不缺乏创新能力有谁不去创作?因为有些作品在翻唱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要讲当下自然规律就是发展,开发止步的壮态形成,对将来是一种病,只能说有能力就创作创新。至于有的人是否缺乏创新能力,一班人不会去直言。中国文化艺术模仿翻版的确实态多。这其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迟钝表现,也是中国社会民族体质放缓性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要表明,绝对不是缺乏创新的表现,我简单总结几点
第一:中国80_90年代流行音乐来自哪里,中国的流行音乐(香港,台湾)主要来自于日本,中国近代音乐最大的来源就是日本,近代所有的巨星,尤其以港台音乐人居多,谭咏麟,林子祥,张国荣,王菲,梅艳芳……等等几乎所有哪个没有翻唱过日本的音乐,还有欧美的流行音乐,而且一个歌曲会翻唱出不同的好多版本,比如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原曲是中岛美雪的《ル一ジユ》(口红)而且后来也被翻唱成了国语版本,同样是经典中的经典。再比如粤语经典《千千阙歌》翻唱自近藤真彦的《夕焼けの歌》这首歌在国内有三个版本,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梅艳芳《夕阳之歌》、李翊君《风中的承诺》,千千阙歌又被翻唱了无数遍,张国荣等等都唱过。也不是成为了经典。
第二:改革开放以后得大陆流行音乐,也多是翻唱港台歌曲。太多了就不一一举例了,也不是红遍大江南北
第三:歌曲,每个歌手的唱出来都是有其独特性的,有其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声线自己的唱腔都会赋予歌曲新的生命,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旭日阳刚翻唱汪峰的《春天里》,也正是因为那次翻唱,才让大多数人听到这首歌,爱上这首歌,前几年比较火的选秀节目,也不是让很多新歌手,把很多老歌带上了第二春。
其实音乐需要创新,需要原创,这也是必然,是音乐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和翻唱并不冲突,如果把一首老歌唱的让大家都知道,让大家认可,这本身就是一种水准和能力。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近几年我们确实看不到特别好的,经典作品出来,大多都是口水歌,流量歌,很难达到老一代音乐人那种经典的存在,我个人认为主要在于,整个主流平台媒体对原创的推广度不够,他们考虑收视率,考虑原创歌手唱新歌,会不会收视率扑街,所以对那些有才华的音乐人的抑制比较大,我接触的很多好的原创音乐人,其实都是地下音乐人,朴树,许巍这些原创大咖虽然很有名,但是也很少在主流媒体出现,近几年也就出现了一个赵雷。但是现在很多音乐公司都注重原创了,高晓松,刘欢,都在不断发掘原创,刘欢老师最近也是为了原创基金去参加《歌手》,随着自媒体的到来,我相信原创音乐的春天也会来。比如李志,谢天笑,二手等等,都是最近几年靠着自媒体的发达发展起来的。致敬原创,致敬那些默默为音乐奋斗的人,也感谢那些为老歌带来新生命的音乐人,他们都是音乐的推动者,他们没我们带来了享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翻唱版的宣传,谁知道原唱者是谁?请尊重翻唱版,而不是盗版,拍电视剧也有许多翻拍版?作品好才去翻唱?如果作品不好,谁去翻唱,请尊重翻唱版?就是尊重自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我个人认为,一个作品的出现,不是给某一个人创作的,更不是某一个人在这个作品上成名以后不允许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再用,这也不是作者的心愿,是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一个作品让更多的人来出色完成,这进一步说明了他的作品的优越性,感召力,对于一个作品被某人唱红以后,而不让别人继续,那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阴谋诡计,是独裁,霸权,是违背广大听众的意愿的,并不是作者的心声。作为创新,应该是作者的创新,作者做出好歌,演唱者才能唱出好歌,反之,是脱离事实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好的作品重唱或翻唱未尝不可,对原作品进行改编也是一种创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对于这问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有些歌手唱别人的歌,还比原唱唱得好,还有的是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最好是唱自己的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