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才少年霍去病为何早逝?
匈奴,汉武帝,他的天才少年霍去病为何早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是说霍去病死于当时的传染病,当然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完全没有记载。
三是说汉武帝把霍去病杀了,怕霍去病太厉害,谋权篡位,这样可能性很小,因为汉武帝非常需要霍去病去抵抗匈奴,因为匈奴也经常来犯,非常麻烦。
史记中描述了霍去病的葬礼,汉武帝对他的离世感到非常悲痛,葬礼举办的很隆重,汉武帝非常重视霍去病的葬礼,还在茂陵东北为霍去病修建大型的墓地来纪念他为大汉做出的贡献。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封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最大的可能就是霍去病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而病逝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狼居胥,触怒上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其实这个问题主要还得从和霍去病同时期的司马迁来说,司马迁写的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那么他对英年早逝的霍去病有什么记载呢?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就这么短短一句话来交代霍去病的死,翻译成现代文是骠骑将军自元狩四年(前119)出击匈奴以后三年,即元狩六年(前117)就去世了。武帝对他的死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祁连山的样子。给他命名谥号,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称他为景桓侯。
一代少年英才英年早逝司马迁却只字未提他死亡的原因,反而对他死后汉武帝如何悲伤如何操办葬礼描写的极其详尽。这不是很奇怪吗?为什么司马迁不提呢?是不敢提还是不想提?怀着这几个疑问我开始仔细研究司马迁记载的霍去病,终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大概的翻译是:但是,霍去病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候皇帝,得到显贵,因而不知体恤士卒。他出兵打仗时,天子派遣太官赠送他几十车食物,待他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而他的士卒还有忍饥挨饿的。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的人饿得站不起来,而骠骑将军还在画定球场,踢球游戏。他做的事多半如此。 大将军卫青的为人却是仁爱善良,有退让的精神,以宽和柔顺取悦皇上,但是天下之人没有称赞他的。
霍去病和卫青两大这两个几乎一生都在保卫国家的人在司马迁的评价里可谓是辱贬至极,班固在二十四史的汉书中也有差不多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官员是对卫青和霍去病不认同甚至是厌恶的,史记中更是详细明示了霍去病是如何被汉武帝所喜爱。
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十八岁就被封为剽姚校尉、冠军侯,二十岁封为骠骑将军,二十二岁和舅舅卫青一起被封大司马,就算他战功赫赫这种升官速度也算得上恐怖了。有意思的是比他年长不少的一代名将李广历经景帝武帝直至身死都没有封侯。
要知道李广的才能可是让与之对战的匈奴都想要活捉他,还称他为飞将军。两相对比就知道汉武帝是多么喜欢这个小将军霍去病了。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更是对李广夸赞有加与卫青的天下人没有称赞正好相反。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李将军列传》
翻译为:等到他死的时候,天下知道他名字的和不知道他名字的,都为他而哀泣。
在我们后世看来卫青和霍去病、李广他们都是英雄是抗击匈奴保卫疆土的主要将领,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呈现出两极的评论呢?这和霍去病的英年早逝又有什么关系呢?答案还得从史记中寻找......
至 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 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 刀笔之吏。”遂 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史记·李将军列传》
翻译为: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此处指卫青)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
史记中记载李广晚年和卫青一起讨伐匈奴,李广感觉自己年老没有几次作战的机会了想当先锋军正面拼杀匈奴,卫青没有答应,还让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
只可惜天不遂人意卫青率领先头部队与匈奴作战之时李广带领军队迷路了,匈奴人都逃跑了,卫青领大军回军营的路上才碰到李广。卫青命人前去询问迷路事宜好向武帝详述,这时李广独揽大责又感前途无望随自尽。
李广一死他的小儿子李敢对卫青的恨意滔天,认为是卫青导致李广的死。在李广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打伤了卫青。卫青对此并没有声张,可是此时正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对这件事无法忍受,同年便在在甘泉宫狩猎上暗箭将李敢射杀。
汉武帝则让人谎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到了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汉武帝将其风光大葬。一代少年英杰就此永远定格在英姿飒爽的二十四岁。
要寻找他的死因其实不难,从司马迁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他对霍去病和卫青是有轻蔑之意的,这种感觉或许来自于汉武帝对他们的信任和喜爱,又或许来自于对李广、李敢之死的愤慨。不过司马迁还是在史记中作证了霍去病的死因。
上一篇:大学生深陷网贷是现在世人的超前消费观念影响还是受现在泛滥网贷诱惑的毒害,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