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的年货市场上,手写对联越来越式微甚而机械印刷的对联越来越多,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对联,春联,的人现在的年货市场上,手写对联越来越式微甚而机械印刷的对联越来越多,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书写习惯有关。第一个方面要与现代人的书写习惯有关。因为古人虽然说文化普及程度不如现代社会,但是当时读书人如果要写字,他只有一种选择:“毛笔”。不象我们现代有钢笔、圆珠笔、铅笔......多种选择。在过去,如果你毛笔字写的不好,真的会羞于对大家说你是一个读书人。
二、与多读古文诗词有关。古时看什么书?《哈利波特》?《福尔摩斯》?《时间简史》?真的不是!在过去,能识字的古人真的不多,他们也没有机会看这些有趣的书。他们基本是在看“四书五经”,把玩一下古人的“诗词”,讲的是一个押韵、韵律,平仄。试问现代人,有几个精通汉字的平仄、是否押韵?
三、与仪式感有关。古人对于春节真的很重视。做为一个农业大国,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在新的一年里,庄稼的收成会是如何?老天爷是否能风调雨顺?......一堆堆希望与愿景在这一天统统爆发了出来。
去集市上请一张好红纸、请读书人写一幅好对子、回家全家都忙活起来。熬浆糊、打灰尘、贴春联。一家人站在大门前,看着那幅贴在大门上的喜庆对子,那颜筋柳骨,力透纸背的好字,由然而升的是一种喜悦与欣赏之情
而到了如今,春联这种文化也成了商业化。春联由生产线上那一张张价位不同的红纸印刷出来,再由物流运输到了祖国各个角落。虽然人们热衷于贴春联的热情并没有减少,但是儿时那种贴春联的喜悦与惬意究竟还剩下几许?手写的春联,是带着体温的。相比印刷体的春联,亲眼看着写春联的人,龙飞凤舞笔走千峰,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当一副带着体温的对联属于自己的时候,内心是不是有点小小的满足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工智能,永远不会有灵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机械对联有局限,大门家为省事,如果到处自联,那就不同,百花齐放,广开奇思,定会有绝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几个写得出一手好字和想象得出意境好的对联,加之手工写对联费工又费事,只好买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印刷对联对中国书法有很大的副作用,希望政府部门出台政策,限制奸商们,才能把中国书法发扬光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说明不是人懒了是机械取代了人工
上一篇:怎样看待早恋的问题?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是弊大于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