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书法是否应该先学楷书?
楷书,书法,书体学习书法是否应该先学楷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只是,正如人只有摄入五谷杂粮,身体才能健康一样,书法是一个综合系统,是一种传承的艺术,各种书体均有着千丝万缕的笔法、字法、章法方面的联系,所以需要先宽博后专精,首先要学会从各种书体中汲取营养,所谓类似“以楷养行,以行养楷”,书法的各种书体也需要相互滋养。所以说,不学楷书,同样也可以学好书法,只是,要想学好书法,不仅仅是楷书,各种书体都要有所涉猎。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学习书法,首先也要遵循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遵循以下四大原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原则一、先易后难,由简入繁;
原则二、先临墨迹,再习刻本;
原则三、先学静态,后追动态;
原则四、遵循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当然,这不在本问答的范畴之内,笔者在此不再展开,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讨论。
大家好!
我是【听琴山馆】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欢迎关注【王万平书法】,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书法,并不一定先学楷书!
从理论上来讲,篆、隶、草、楷、行,无论哪种书体,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都可以学好书法。
只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我们学习书法,也应该遵循书法发展的规律,才能有事倍功半的效率。
有人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这实在是一种浅见。试问,在楷书产生之前的篆书、隶书、草书就不是书法了么?如果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那么在楷书出现之前,古人的书写创作就不是书法了吗?
下面我们先对楷书的起源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由汉入魏的钟繇,是书法史上第一位楷书名家,北宋时被奉为“正书之祖”。而钟繇楷书缘自隶书,故尚存隶意。东晋王羲之妩媚遒劲的楷书出现之后衬托出钟繇楷书的古质特点,因此后世书法家以古雅、朴茂、天然来评赞钟繇的楷书。
王羲之师法卫夫人、叔父王廙,两人都是传习钟繇楷书的书家,所以说,王羲之的楷书渊源钟繇。
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期,南朝北朝楷书已经发展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南朝新妍,北朝古质,如北魏楷书《始平公造像记》、《郑文公下碑》、《张猛龙碑》、《石门铭》、《张黑女墓志》等,都是北朝楷书的代表。
唐朝注重“治世之用”,科举重视楷书,铨选官吏要求“楷法遒美”,因此官员都善楷书,而且许多官员都有书写碑志的经历。自隋入唐的欧阳询和虞世南,还有褚遂良,是奠定唐朝书法局面的杰出人物。按照盛唐书家徐浩的说法,三人传习古法,却又各有所长:“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论书》)颜真卿是中唐书家,柳公权是晚唐书家。
元代出了个楷书大家赵孟頫,这就组成了后世所说的“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
自唐代开始,科举考试的书写,成为了重要的考核内容,如果字写的不好,哪怕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很难通过考试,而后世所谓的“唐楷”,就是科举考试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书体,发展到明代的“台阁体”,清代的“馆阁体”,愈加形成一种书写程式,“乌黑、方正、光沼、等大”是其特点,“状如算子”,已然失去了书法的本质与艺术性。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u003c笔阵图\u003e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楷书大家,均是传承有法,博观约取,才取得了令后人望尘莫及的艺术成就。
从题主之所以有这样的提问来看,根据目前民间甚嚣尘上的“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无楷不成书”、“欲学书法,必先楷书”等等言论,显然题主也是先入为主的,然后才有一些疑惑。前面我们说过,楷书之所以在民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皆因为自唐开始的科举制度,仕途功名,均为实用功能。
可是,且不说书法自东汉开始的审美自觉,书法已经进入了艺术的殿堂,脱离了纯粹实用功能,仅就现今社会来讲,历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书法更是失去了自身的实用功能,所以说,只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而言,篆、隶、草、楷、行,无论哪种书体,只要方法得当,制止以恒,都可以写好书法。千万别听信有些江湖书家所谓的“五体皆精”,人生一世,只做好一件事足矣,书法亦然。
只是,正如人只有摄入五谷杂粮,身体才能健康一样,书法是一个综合系统,是一种传承的艺术,各种书体均有着千丝万缕的笔法、字法、章法方面的联系,所以需要先宽博后专精,首先要学会从各种书体中汲取营养,所谓类似“以楷养行,以行养楷”,书法的各种书体也需要相互滋养。所以说,不学楷书,同样也可以学好书法,只是,要想学好书法,不仅仅是楷书,各种书体都要有所涉猎。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学习书法,首先也要遵循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遵循以下四大原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原则一、先易后难,由简入繁;
原则二、先临墨迹,再习刻本;
原则三、先学静态,后追动态;
原则四、遵循文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当然,这不在本问答的范畴之内,笔者在此不再展开,以后有机会再展开讨论。
大家好!
我是【听琴山馆】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欢迎关注【王万平书法】,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楷书是否为书法基础问题,不应该把楷书作为唯一基础。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要把楷书作为基础呢?
一、楷书出现后,便成为主要书体,书写方便是重要原因。楷书基础上又发展出行书和草书。楷书是通行的常用书体,人们大多时候都在写和用,于是就有人把楷书作为书法入门和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