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物理该怎样提高分数?
物理,公式,初中初中物理该怎样提高分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热爱教育的初中物理张老师,愿我的分享解决您的问题,有需要就关注我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设立一定的问题情境,在学习某个具体物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时事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例如:在学习电磁相互转化的知识点时,可以把特斯拉电动汽车作为背景,研究它在行驶过程中电能释放和在刹车过程中电能储存的具体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电磁相互转化过程。
(2)提出一定的假设并进行验证,物理知识能解释很多生活现象,并且物理知识的发展通常都是通过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因而假设验证是学习物理知识天然方式,例如大小铁球是否同时落地,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上掉等都是通过假设并验证而推动了经典物理体系的发展。
(3)设置一定的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种模式通常与假设验证模式类似,区别在于他不是验证而是直接通过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时提出“未来世界是直流电的世界吗?”这种问题,讲述交流电和直流电发展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概括起来,其实就两类:
①现象、概念的识记和理解。教学大纲上要求的“识记”,就是“识别和记忆”(不涉及计算),很多同学时间久了后就忘记了、混淆了。解决办法:现象、概念再复杂,多看几遍我的课程、配合对应题目的练习(机械记忆+练习强化),都能分得清、理得明;
②定量计算。这个才是初中真正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也是我的课程中重点讲解的地方。初中的计算类问题总结下来,有这八种:
【八年级上期】
⑴运动类计算:涉及速度、路程、相遇追及、回声测距测速、过桥过隧道问题等;其实就是利用公式s=vt、配合情景图分析运动;
⑵光学类计算: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本质上是数学平面几何问题;凸透镜成像,实际上是个数学区间(物距-焦距关系)的讨论问题;记忆+分析推理;有些同学记不住成像结果、肯定就没法分段讨论了;
⑶密度类计算:混合物的质量-密度、实心-空心问题、测密度的方法等;本质上就是公式m=ρV的应用、但是掺杂了各种隐含条件去找m、找V;
【八年级下期】
注意:八下力学是中考的重难点,占比试卷的40%分值、一定要反复强化;我的八下物理课程也分为:同步课+专题课(同步课是零基础开始讲解、一直讲到章末总结;专题课是直接按照中考的重难点开设专题进行讲解,属于拔高和培优;听专题课需要一定的基础)
⑷力学类计算:几个物体之间的的拉力、摩擦力判断和计算、整体法隔离法等简单的受力分析;一条直线上的二力或者多力平衡;
⑸压强、浮力计算:固体、液体、气体压强;液体气体的浮力问题、浮沉条件、漂浮悬浮等;在F=pS、F浮=ρ液gV排、p=ρgh之间反复的设置情景、变形去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中考此类问题可能会较难;
⑹简单机械计算: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的定量计算;与功和机械能、机械效率,甚至是前面的密度、压强、浮力等力学问题进行综合;在中考和培优选拔中,此类问题命题难度可以很大;
【九年级全册】
⑺热学类计算:热传导、热平衡问题;比热容、热值、热效率综合计算等问题;也就是一个Q=cmΔt的公式、配合各种能量/热量转化的情景;
⑻电学类计算:电压U、电阻R、电流I、电功率P、焦耳热Q的互算;电路分析、电学实验、电路设计问题等;电学计算是初中物理的另一个重点板块(上面说过,八下的力学是中考一个重点板块;力学、电学计算,构成了中考拉分、筛选优生的主战场)
综上所述:这八种定量计算类的问题,只能一种一种的通过复习知识、公式、然后针对性练习来掌握。我的课程都有相应的讲解(有对应的同步课以及专题课;同步课是零基础、专题课是不讲基础只讲拔高总结)。
上面八种定量计算的题型、是初中物理拉开差距的主要题型(上述第一种,现象概念类问题能够短期内弥补;第二种,定量计算能力,必须要长期训练才能养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初中物理课外培训机构老师,5年工作经验,讲实战不讲空道理!
1.判断你目前的水平,采取不同的策略,暂且以满分100分为例。30分,60分,90分的补发不一样。
2.排除学习态度问题,一般采取以下方案:
30分:基本概念混乱,这类同学最好采取1对1教学,通过经典例题重复车轮战,反复出现,加深印象,直到练习到60分水平。功成
60分:基础分已经基本拿到手,主要是中档题的失分,此类同学,建议采取“专题训练法”。比如:力学专题,包含受力分析,浮力压强,等细分知识,应通过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横向发现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当然是以做题+总结实现的,不是空讲知识。
90分:采取漏洞筛查法发现学生知识层面上的漏洞,看目录复述该章节所包含的知识点,需要专业教师配合;不过一般知识漏洞很少,更多可能是一些题型的把握不好,比如:材料阅读提的审题能力差,实验题的设计能力差,不够有创新素养,不善于灵活变通。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但可以应试速成——见多识广!,搜集各地区个年份对应的题型给他长长见识。
总的来说,目标要根据实际水平合理制定,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较差时侧重知识点,中等生侧重知识体系,优生侧重见多识广。
上一篇:一些青少年玩家过分追求王者印记,犹如赌博一般上瘾,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