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书法是不是一定要临古帖?
书法,古人,笔法学习书法是不是一定要临古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潜在的障碍。这些障碍有些来自于本土的不成熟书论,有些来自于牵强的西方理念。间或有天资聪颖之辈偶有所悟,已经弥足珍贵,不啻于为往圣继绝学。
03、打法取章法
娴熟笔法,已入门径,对于理解古帖已经初窥堂奥。但若想登堂入室,还要学会古人的打法,即结字之法,包括篇章之法。这一步骤临帖,要求笔法已经过关方可进行,否则丢三落四,未免落入演法临帖层次。若笔法完备,见古人字迹,可从中揣摩古人挥运之际起承转合之节奏。所谓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如洞见古人不合理处之巧妙,则已经非同庸手。
虽分临帖为三,实际每每合一。
即便是最粗浅的临帖求形似,用心者也能得练法打法之益,更遑论其他。然理路不明,往往多歧途亡羊,故不可不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习古帖的真正意义在于加粗黑体字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我是正经的,让我慢慢给你说一说。
首先,“临习古帖的真正意义在于把理论用于实践,又从临帖的实践中反过来总结经验,从而得到理论升华或是检验真理”。
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看来这句话也是真理。
真理就是你学习书法当前阶段要遵守的法则,要达到的要求。比如正确握笔,正确的临帖方法等等。
如果有人告诉您,要倒立着用头发写字才是正确的,你怕是不会相信,
有人要告诉你,“临帖一开始就要临王羲之的《兰亭序》,取法乎上才能优秀嘛!”那说不定你会相信哦!但是这个方法绝对不正确,错在没有搞清楚“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区别。
所以万一当你按以上说法去学习的时候,可能收效甚微,到时候你就会明白,有些看似正确的话,不是真理。临帖也是检验许许多多书法理论的照妖镜、化验机。
所谓扯远一些,是想告诉您:选择字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临帖,是对书法学习有重大意义的。
举个例子,临帖就像吃饭,米饭一定要吃,保证饱腹,青菜和肉也要均衡摄入,才能健康成长。临帖就是你书法学习应该摄入的营养,各种字帖,有必须的,有急需的等等等等,你不得不吃。
其次选择字帖是大学问,这个在这里不讲因为重点不在这。临帖的意义在于:古帖是美的参照物,临帖可以培养你的审美和提高你的审美,提高自己创作的美感。
古往今来,多少书法高手写了多少“动人的诗篇”,璀璨了整个中华书法文明,这些不朽的丰碑值得我们借鉴,借鉴字形结构,章法处理,笔画线条等等。
书法经过千百年来艺术大师的雕琢,形质一直在进化,变得越来越完美;理论也越来越充实完备,而书和法又由此基础上百花齐放,这就是“书法多样化”的源泉,古帖就是书法的“基因库”。临了帖,我们可以一个福字有千百种写法,但不是生搬硬造,而是能够有所传承,传承自创造了美的前人。
美从来不是空中楼阁,无中生有,要臻于至善,必须先从美的作品中获得欣赏美的能力,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美。
又有道法自然,古人的美从何来?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我们现在能观察什么?混凝土,行道树,这些东西对我们领悟美有什么帮助么?唯一泛滥的美只有男看“小姐姐”,女看“小奶狗”。你无法总结出来太多对书法审美一样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看古帖,古人已经帮我们做好了最难的总结工作,最方便快捷的还是临帖,依葫芦画瓢,去获得美。
临帖也为日后自我提升打下基础。
没有临帖,你没有能力凭空产生审美能力,于是呢?
你写的东西只有一个结果——很难看。更坏的情况是你以丑为美,又担任了影响书法未来的举足轻重的位置。那才是书法的灾难,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灾难。
中医里,有举足轻重的人质疑、摒弃了中医经典,造成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西化,难以成为优秀的中医,造成中医骗子大行其道。
书法里,希望临古帖的怀疑能少一些,更多精力留在如何选帖上。当然,提出这个问题,对书法也是一个警醒,我们要防歪风邪气,防有人以“创新”之名,行“毁掉书法传承”的事。
知道了这些,希望能沉下心来好好看待从古至今古人费尽心机保留下来的,至今那么多大书法家奉为圭臬的宝贝,吃一次没吃出味道,就多吃,细嚼慢咽,吃一次长不高,那就吃两次,三次,千百次。古人其实和祖父没什么区别,他们同样不会亏待你,都想给你好东西,前提是你要看重,带着恭敬心去领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蹲马步、走梅花桩,但要尽量缩短练隶书的时间,或者根本不练。
上一篇:如何成为社交高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