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为什么要活着?
生命,的人,意义人为什么要活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会恋生而畏死?】
这天下午,我去了蒲歧;在老家里,我翻看了父亲的一些遗物,发现了几个相册。
在相册里,我看到了父亲的一些故交旧识;当年我呼为叔叔、伯伯的这些人,大多已不在人世。
我回忆起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回忆起了童年时期乃至后来,与他们的说话与交往,心里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但也有几张照片,使得我很伤感。
其中一个人,在孩童之时,我亲切地叫他伯伯;他很健谈,老是会讲点社会上的奇闻怪事,让我觉得欢喜,尽管我听得似懂非懂的。
记得有一次,他对一个新婚少妇说:
古时候女人头发上,为什么要插上银钗呢,不只是为了盘住头发;你老公如果有一天弄晕了过去,你就用银钗点他的“人中”,这样就会让他醒了过来,就救了他的命。
一点儿也听不懂他的话意,我只见到了那个少妇听得连连点头。
我还记得他多次用双手捧住我的头,用粗密的胡子,直往我的脸上来回扎;他说我生得象个小女子,说有多俊俏就有多俊俏,听了他的称赞很高兴,所以就对他有亲近的感觉。
他没有结过婚,到了四十多岁,还因为一个黄色事件被判了很重的徒刑;他出狱后已在衰年,就住在一个养老院里。
有一年,我遇到了他,他说了老来生活很困难,说得我眼眶泛红;我搜遍了衣兜,可惜只有不多的几十元,就送给了他。
我忽而生出了感慨,人生而有欲念,正是从前的欲念,给他招致了一生的不幸;然而,他假如没有任何的欲望,包括了现下的生存欲,他还会在如此孤寂、辛酸的状态下,继续活着吗?
还有几个叔叔伯伯晚年的景况,也一样的只能用“无尽凄凉”来概括;我于长叹息之后,甚至只能同意古希腊诗人特库里斯的说法:
“对人而言,最善之策是不要出生,
不要看到太阳神所惠予的光,
莫若尽早进入黄泉国度之门,
走向地下吧!”
更令我生出伤痛之情的,是相册里还有一位少年故友。
他毕业于乐清师范,后来离校从商,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却在柯桥的一次与友人的喝酒中,突然间死去了。
该友早年请求过我,为他辅导语文,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彼此疏远开了,我竟然没有参加他的葬礼。
多年以前,因为与他的母亲偶遇,我就忽然想起了他;于是在后来,特意去看望了他的母亲一次。
他的母亲婉转地请求我,再也不要说出儿子的名字,可见她的伤心程度。
她竟然还记住早年很多的事,对我与她儿子的友情以及语文辅导,表示了感谢;她又告诉我说,儿子从前的好友,见到她总是躲避,从远处就走掉了,很少有一个人与她说过话。
故意躲避,我想或许是他们不愿意再次惹起她的伤心;无论如何,他们当年闻知噩耗之时,都会很伤心的,也包括了我,虽然没有去参加葬礼,心情上也很难过的。
那么年轻呵,年轻是不应该死去的;所以,当人们读《浮士德》,读到了年轻的甘泪卿,在她将要死去之时,在她发出畏死的哀告之时,怜悯的眼泪也就滚滚而下——
“怜悯我,让我活下去吧!
难道不能等到明天早晨吗?
我还这么年轻,这么年轻!
可是就已经不得不死!”
这个“可是”,震撼了我的心;“可是”,下一轮的死亡,就要轮到我了。
我已经处在社会通常认为可以死亡的年龄,我也没有做出什么可以称道的事业,更加上没有施惠于他人;所以,在我死了以后,不会有人感到痛惜,还会立刻忘记。
而在事实上,我对于这些叔叔伯伯还有少年至交的回忆,也只是发生在看到照片的这个时刻;在平日里,他们的形象早已淡出了记忆。
弗洛伊德认为:
当得知一些认识的人死去之时,我们的心里往往会有不愉快的感觉;但对于自己,在潜意识里却会认为自己与死亡没有联系,似乎自己是个永生的神仙。
到了晚年,人们还会尽量去避免谈及死亡;这是我们的潜意识里,怀有某种恐惧,本能地加以抗拒的缘故。
但是,人会死亡是一个真实;如果冷静下来去想,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真实。
所以,我在离开父亲的老房子、为外门加上锁的时候,忽然犹豫了一下;我甚至于还想再进去坐一会儿,为父亲的灵堂再次燃上一支香,因为我不知道,下一次能否再来。
中午之时,我到了虹桥,我在工作单位的周边转了一下;我本来想去食堂里吃饭,我在离开单位之时,饭卡里还有点钱。
也不是为了吃饭,我其实想去看一下几位同事;后来,我却只是坐在传达室里,有一位老师知道了,从食堂里打来个电话,邀我一起吃饭,但我却忽然不想去了。
出了校门之后,我就来到了虹港路;围绕着以前我的那个出租房,转了几个圈,我看了熟悉的几条小巷和大街。
几个行人看到我行为古怪,就注意起我来;我自己也感到了神情古怪,这样的行为也是多余的,就没有了兴致,回到了所住的旅馆。
本来想睡一觉的,却又睡不着了;因为我思考起一个问题,我这天的行为古怪乃至于有些失常,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
岁月匆匆、昔日不再的伤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
孔子站在大河边,面对滚滚而去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也曾经忧伤地说,“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古诗十九首》里也与孔子相似的,许多哀伤的诗句;“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由此开始,“人生如寄”也就成为中国诗人吟咏不绝的主题;东晋谢安《与支遁书》云:
“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
周必大《平园续稿》称:
“东坡博极群书,无不用之事,波澜浩渺,千变万化,复语绝少,独人生如寄耳一句,不啻八九用之。”
“人生如寄”,是说人如一旅驿的房客,匆匆而来,倏忽而去;现下,我不就是一个匆匆过客,寄住在旅馆里吗?
不可否认,中国古人接续地咏叹“生死如寄”,心理背景就是出于,对于死亡的一种惶惑和恐惧。
憨山大师在《梦游集》说: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
“生死大事”四个字,足以说尽佛教的存在意义。
开创佛教传统的释迦牟尼,就始于生死问题的宗教探索,终于生死问题的彻底解决。
他当太子之时,虽在欢娱欣乐之中,却也深切地感到,世间的财宝、富贵,都不能使他安身立命。
有一天,他出游城外,亲眼目睹生老病死等等苦患,更是感到了人生的无常、众苦的悲切。
二十九岁时,他终于决然舍离妻子、珍宝、王位,遁入山林,探求真实安稳的无上解脱之道。
菩提树下开悟成道以后的释迦(传说时年三十五岁),开始宣扬佛教解脱之道;直至八十岁圆寂入灭为止,未尝间断。
上一篇:哪个地方的刀削面做的好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