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熬稀饭时,为什么在粥里放点碱就会比较稠?
就会,维生素,稀饭在熬稀饭时,为什么在粥里放点碱就会比较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熬稀饭时,为什么在粥里放点碱就会比较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稀饭和粥的区别在于稀稠上。稀饭多熬些时间就是粥。人们对这种需要大量时间去煮的食物,尤其是豆类食材,一定要放点碱,也算是个“窍门”。但是粥里放点碱粥就会变稠,这个是没有道理,更没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要经过加氯消毒的,有时候还已呈碱性。也没有觉得用了这呈碱性的自来水将粥熬稠。其实粥要成稠的,主要是在火力和熬制的时间上,并非就是再放点碱粥会变稠。
熬粥放点碱,是有这么做的,原因:一是人们的一种习惯。觉得蒸老面馒头时,必须加点碱,蒸出的馒头才不会发酸,蓬松还可口;二是发挥碱遇热蓬松的作用。花生及豆类、玉米殄等大颗粒食材,用它熬粥,加点碱容易煮熟、煮烂,“释放”于食材本身的营养成分,吃起来有香味。
其实,加碱非但不能是粥变稠,还会对粥有不利因素:粥中的米类含有维生素B族和C族,而维生素B1、B2本来就怕热,加碱后更怕热,温度稍高点极容易被破坏。因此,熬粥还是不要加碱的好;加碱使粥变稠变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大家觉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熬稀饭时,为什么在粥里放点碱就会比较稠?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碱有一种特殊作用,它能够提高大部分蛋白质与水的亲和能力。比如说,泡发各种海鲜的时候,如果加一点碱,吸水就多,泡发之后就饱满。对于各种粮食来说,加一点碱,其中的蛋白质就比较容易吸水溶入汤中,这样淀粉微粒也更容易散开,煮粥之后口感就比较粘稠。如果在粥的时候在里面放入一定量的食用碱,这样饭煮出来之后就会又粘又烂,比较适口。
在粥里放碱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吗?
其实并不是,煮粥放碱,改变了粥汤中的酸碱环境,这样容易使得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遭受严重破坏。因为碱容易加速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的破坏,维生素B1、B2本来就怕热,加了碱后更怕热,温度稍高更容易被破坏,而米中的维生素B是人体维生素B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煮饭、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碱,稀饭中加碱更是不科学的烹煮方法。
不加碱如何使粥熬制出来更浓稠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熬粥的小窍门吧~
1.大米淘洗干净,浸泡一个小时,完全泡透,沥干水份放入干净的塑料盒里,冷冻一晚上!是的,冷冻,没看错!
2.冻好的大米有清晰的裂纹。
3.倒进电压力锅里,多加点加水,开启煮粥模式。如果是普通电饭锅,按下煮饭键,上汽五分钟后调至保温,闷一会儿即可;如果是砂锅,那就更快了,大火煮开,小火慢慢熬,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4.煮好的粥很浓稠,有米花,配点小菜,超级香浓
Tips:
大米经过冷冻后,更容易释放支链淀粉,所以煮粥自然软糯香甜,选用东北大米口感更好哦!
#吃在重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首先,煮粥时加点碱,粥会更稠,这个是会的。不过,煮粥时一样不放,也照样可以把粥熬的很稠,只要掌握好时间、火候,这个是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的。
其次,我不主张煮粥加碱,因为加碱会破坏粥里的一些营养素,虽然加碱的粥可能口感要好一点,但是我们吃食物是为了获取对身体有用的营养素,不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大大的划不来。
最后,有些人在炒绿色蔬菜时,为了让蔬菜炒出来后仍然保持绿色,在氽水时也会放一些碱,这样也会破坏蔬菜中的营养素,得不偿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铝锅熬的时间久点更好吃,当然有好米就更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熬稀饭时,为什么在粥里放点碱就会比较稠?
老人们熬粥,熬稀饭都会有加食用碱的习惯,其实它们放碱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粥变稠的速度,这样是为了节约时间和做饭的成本。
碱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加速变稠的原理应该是变性糊化,也可能是加快蛋白质的溶出速度,是淀粉溶解的催化剂,这是我能想到的相关化学原理了,高中知识基本都还给老师了,不对请轻喷。
不过,煮粥加碱,弊大于利,碱面会破大肆破坏谷物中的营养物质,而且加多了会让粥变的发黄,发苦。
现在有电饭煲,电压力锅的情况下,很容易快速煮出粘稠好喝的粥的。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人的心说变就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