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考研要如何学习专业课?
专业课,真题,学校考研要如何学习专业课?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对于考生能否顺利走进研究生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专业课成绩往往是导致不同考生之间成绩差距的一个常见原因。所以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如何高效复习专业课是一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虽然不同专业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总的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习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目前考研专业课的考察通常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其二是实践能力(复试阶段),所以目前专业课的考察内容往往比较多,而且难度也相对比较大,尤其是重点高校更是如此。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有的重点高校在初试阶段会考察四门专业课,所以此时复习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就非常重要了。
第二: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学习专业课一定要重视其学习流程,因为不同的专业课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有的专业课之间还存在较强的关联关系,所以调整好学习流程也是比较重要的。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如果同时考察编程语言(C语言)和数据结构,那么应该先复习编程语言,然后再复习数据结构,这样会有更好的复习效果。
第三:注重沟通交流。专业课考试往往有其规律性,很多重点内容是一定会考察的,这一点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的考试题来进行总结,同时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也应该注重与专业老师的沟通,这样会获得更有价值的复习建议。
最后,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有连续性,中间不能有所停顿,这一点考生一定要注意。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研专业课应该这样复习:
1.确定所考学校专业指定的教材。
2.制定第一轮复习计划,把教材过三遍,最迟一个半月完成,确定平均一天读几章。
3.复习方法,读一段,总结段意,拿铅笔记在段旁。前三遍都是如此,第三遍最终确定段意。
4.制定第二轮复习计划,把教材过四遍,最迟两个月完成,确定平均一天读几章。
5.根据第一轮总结的段意,复述各段内容,一共过四遍。这期间可对段意再做适当调整。
至此,该本教材内容不说全背下来也是非常熟了。
在此基础上,可找相关习题,如往届考题等来练习。必要时,如有相关补习班,也可参加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找一个你所考专业的研究生给你辅导一下,再做几套历年真题就可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专业课的重要性,可以从其所占分值比例中看出,文科类的专业课至少是半壁江山。但是很多同学在刚开始复习专业课的时候,都习惯先\"把书抄一遍\"。这种复习专业课的方法很容易给大家一种“我今天学了很多内容”的错觉,但是非常耗费时间,而且没有多大实际效果。那么应该如何高效地复习专业课呢?
第一轮:把指定书目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
小编建议大家在7月之前完成本轮复习,在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
第二轮:把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笔记
这一轮可以在暑期进行,但记笔记绝对不是“抄书”!建议大家这样做:一是把往年的考题在笔记中标明,二是把扩展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也补充到对应章节中,这样总结出来的笔记不仅是书本内容的精华版,还是试题库和知识的延伸版,这个阶段的工作做扎实了,对于以后的复习会非常有利。
第三轮:把笔记概括成纲目
这其实是整理笔记框架的过程,框架整理出后对整体知识有了宏观把握,每看到一个标题就会立刻联想出一串内容。这轮花费的时间不多,但仍然要用心,要自己动手动脑,不能简单地把书目照搬。
第四轮:对照整理出来的框架回归笔记
前三轮复习其实是把书本从厚变薄的过程,而后两轮则相反,是要把简化了的东西重新充实起来,看着章节的目录背框架,把框架背过之后按照框架背笔记,要仔细回忆笔记中的每一个细节,最佳的效果是在脑海里有笔记每一页的模样。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但有效的方法,背过之后会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五轮复习最关键的阶段正在于此,这个阶段结束后你会觉得书上的知识基本上全知道了。
第五轮:回归书本
此时,脑海里已有书本上的大体内容,这时再看书本的感觉会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会发现以往从未发现的一些细节,同时一些看法和观点也会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以这种状态去迎接考试自然是胜券在握,这个阶段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
专业课答题技巧:
首先应该答全参考书目中的内容,注重全面,如果自己还清楚记得其他教材上的观点,不妨也略提一下,以向导师展示自己知识的丰富、阅读量的广泛,给其一个好印象,但不宜过多,而且要见解新颖,以便让导师在未认识你之前就对你刮目相看,自己的观点应与导师的一致。有些专业的导师并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有所创新突破,而是只看你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牢固,逻辑思维能力是否缜密,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只要这几个方面做得到位即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