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晋文公和越王勾践?这二人有共同点吗?
勾践,吴王,越王如何评价晋文公和越王勾践?这二人有共同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晋文公和越王勾践?这二人有共同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晋文公重耳与越王勾践均贴有美好的历史标签。重耳以晋献公时期"骊姬之乱"出逃,在外流亡十九年,终归主位,开创霸主之业而闻名;勾践以"卧薪尝胆"复越灭吴而名扬。
论个人能力与智慧,重耳属于上等之才,这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远观,他能屈能伸,吃苦耐劳,懂得隐忍,信守承诺(与楚成王约定"退避三舍",如约)。近看,城府极深,甚至冷酷阴险,举例如下:一,重耳奔狄,居狄十二年,娶妻生子,在离狄奔齐之际,嘱妻"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明知不可能回,仍限制妻子改嫁,说明冷酷;二,秦穆公护送重耳归晋,提出以宗女五人妻重耳,包括晋怀公(晋惠公夷吾之子,重耳侄子姬圉)的前妻,重耳本意不愿,但行动上接纳,说明为了成功不拘小节;三,城濮之战,重耳既赢得信守"退避三舍"承诺的美名,又以少胜多,仍忧,直到听闻楚成王责备子玉,子玉自杀,乃喜,因为"我击其外,楚诛其内",除掉了心腹之患,说明其阴险。四,联合并借助秦穆公力量攻打郑国,以报当年自己流亡时郑文公无礼之仇,直到"烛之武退秦师",未遂,说明其善于暗中利用他人,为己之私,不磊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二年,终灭吴国。春秋各国,力量强弱转换,孰生孰灭,本属正常,但同样情形,夫差给了勾践一条生路,勾践却留给夫差一条死路,不说知恩图报,连同等对待都做不到,说明够狠。更有甚者,勾践逼大夫种自尽,"越王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正如范蠡所说,"越王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所以,晋文公与越王勾践在光环之下有着另一副面目,并不是那么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大圣邀请!
晋文公和越王勾践二人最大的同共特点是
一一都是春秋五霸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帝王心态崩了!
一个给我们留下了清明节,一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西施的传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素有“齐桓晋文”之说。
越王勾践,夏禹的后代,因被吴国打败而被俘,尝尽屈辱之后,返回越国,分发图强,打败吴国。
从二者的大体经历来说,重耳是为逃避国难,而周游了列国,见识增长,又有那么多患难与共的大臣相随,自然境界不一样;勾践是被俘的,而且是被迫服侍吴王的,他那么多年那都没去,只待在一个地方,而且还要苟且的活着,心中自然会产生怨恨。
接下来再来看看他们后期的经历
晋文公,自幼便是品德高尚,喜好结交朋友,后在外流亡十九年,虽有家臣帮衬,但是个人没有点儿魅力的话,也不会得到各国的礼遇。晋文公成功争夺了王位后,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越王勾践,在称霸中原后,开始大杀有功之臣,范蠡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而对于春秋五霸,其一说中有越王勾践,另一说则没有越王勾践。可见他的历史地位没有那么高,只是司马迁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
所以,我认为晋文公和越王勾践没有共同点可言,而且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一个资深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晋文公重耳,史评很好,但是看完史书我就没看见他为百姓做过什么好事,只看见他烧死了介子推,差评!
越王勾践,初期胡作非为,导致失国,中期行骗术,坑了老实人,后期杀文仲,逼死铸剑大匠,整个一无耻之徒,我看一次,卧薪尝胆,骂一次,混蛋!
这两个人只是无耻的程度不同,都是坑人的货,当的起,厚颜无耻,黑心烂肚腸,的厚黑之评!!!!从古至今帝王就没一个好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