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家庭里是严父慈母好还是严母慈父好?对此你怎么看?
孩子,严父慈母,慈父在家庭里是严父慈母好还是严母慈父好?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的角色对孩子而言是起到不同的教育定位的,母亲温柔细心的爱恋让孩子产生依恋安全感,这是孩子内心幸福感来源之一。父亲高大威严的形象能让孩子学会责任和独立,这是性别优势带来的区别。我们应该尊重和发扬好的传统。
但是所有的严和慈都要有一个度,严不强势专制,慈不宠溺无边,这样才能说严父慈母的模式好。
关于严母慈父,我们看到过身边很多反例,因为母亲太严厉强势,而导致男孩子性格懦弱,有”妈宝男“的潜力。如果是女孩子也可能会随了母亲的性格,一样的严苛,如果是对待自己话的倒没有什么,如果是对待别人如此,那就落不得好人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父母的角色,而在于家庭教育的方式是不是既有爱又有规则。
一、家庭教育首先是有爱的教育
现如今,各种亲子类娱乐节目走红,在节目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家庭的组合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幸福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拥有父母更好的包容和爱。
比如,黄磊一直都是各类亲子节目中大家很认同的父亲。他的女儿多多非常的优秀和大方,小小年纪英语说的很好,还能够翻译绘本。这背后,黄磊功不可没。
前段时间,黄磊在他的微博中写了他给女儿多多所写的信。在信中,他提到:
我这么的爱你,你这样的爱我,这一切在我们今天相处的13年当中,都已经让我足够心满意足了。
孩子小的时候,不能独立照顾自己,他和抚养人的关系决定了他的需求满足。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艾森里克就指出:婴儿期要解决的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问题。孩子能不能和父母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情况。
我想,这才是“慈”的意义。
二、规则不可偏废
儿童教育专家李玫瑾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尽早建立规则意识,告诉孩子“爱不是没有限制的”。
具体说来,孩子如果有不合理的要求,带回家后一个人和孩子说,孩子激动的时候不离场、不说教、不打骂,但要充分传达自己的坚定,让孩子知道闹是没用的。
在娱乐节目《爸爸去哪里》,郭涛就是这样的严父。他的儿子小石头把水桶中的螃蟹打翻了,郭涛还是坚持让他自己把水桶伶起来。我们看到,虽然小石头也有小孩子的种种不足,但还是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
三、我的观点
我想,所谓的“严父慈母”或者“慈母严父”不过是传统男女角色定位问题。社会越来越包容,每个家庭中父母承担家庭教育的比例,父母的个性都有差异。真的没必要一刀切。只要把握好爱和规则,孩子就能成就健康向上的人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来讲,我还是赞同“慈母严父”,一个家庭的正常教育模式理应如此,家庭教育需要一种社会化的基本伦理,而我们当下的基本伦理模式就是严父慈母,我一直认为母亲强势家庭中出来的孩子,在性格的培养上总体讲不如严父家庭的理想。当然,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具有代表性。
强势母亲的家庭当中,往往都有一位弱势的父亲,因为两个强势的男女是不太可能走到一起的,即便走到一起也走不长远。母亲强势,孩子性格的发展就容易有缺陷,表现的懦弱和内向,封闭自我,缺少自我的主见,而且在考虑问题上很容易偏激。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个家就在乡驻地的同学,她妈妈在乡里工作,是妇联的小领导,爸爸就在我们学校教化学,妈妈性格很泼辣也很强势,爸爸性格很绵和,一天天就知道乐呵呵的。妈妈在家里主导着一切,对同学要求极其严格,那时学校和乡府一墙之隔,妈妈还会经常溜到教室后门观察同学的表现,遇到不专心的时候回家少不了一顿揍。我这个同学性格就很内向,而且胆小怕事,十四五岁了动不动就哭鼻子,后来上学考什么学都是妈妈主导一切,包括娶媳妇也是妈妈介绍的。我这个同学一辈子都活在强势妈妈的阴影当中,和我们吃饭时经常喝点酒就哭,他说这一辈子没有幸福可言,而且和妈妈的关系极差,他现在回家的原因不是为了看妈妈,而是因为要钱。
我这个例子可能是个例,但在我接触的一些严母家庭当中,孩子在性格上确实有点瑕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种明显的僵化思维,背后仍然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思维方式,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到底谁来唱白脸。
如果秉持着这样的出发点,很容易本末倒置,把家庭教育真正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
说到底,家庭教育最核心的基石还是亲子关系,关系到位了,很多事情都好办了。你所看到的孩子的叛逆以及各种行为问题,归根结底都可以溯源到情绪和亲子关系。
所以,要解决具体的问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先从解决情绪问题出发,情绪问题解决了,理性引导才会有效。
同样,亲子关系不好,孩子看见你都是带着情绪的,又怎么可能有好的沟通结果。道理不难懂,但关键是愿不愿接受。
另外,给孩子立规矩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所谓的棍棒教育、严厉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你的规矩是不是立得住,跟你的态度是否坚定有关,你可以很温和,但态度很坚定。
但在实际中,很多父母是看起来很凶,但往往容易妥协。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是不是严父慈母或是严母慈父,而是懂得立规矩的慈母慈父。
上一篇:经期腰疼小腹疼痛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