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腊八粥怎么做?腊八节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
释迦牟尼,佛教,腊月腊八粥怎么做?腊八节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用我的一个腊八粥制作来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去无吃无穿无住时候。百姓有歺吃十分高兴,时代不同,现在还在搞这套是物极必反有害无益!带人多运动才是正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农历十二月,被人们称为腊月!
民间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充满年味!
关于腊八其实有很多故事,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很民间的小故事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户人家,老两口十分的会过日子,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家业,本来是可以衣食无忧的幸福的生活,但是十分无奈的是,家中独子着实太不争气,就连娶进门的媳妇也太不贤惠,这小两口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败光了老两口的积蓄,老两口痛心疾首,悲愤不已。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两口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实在是应该庆幸农家人淳朴善良,友爱的邻里看不过去,便煮了一大锅粥,里面汇集着各种豆类、蔬菜等,这种粥被乡亲们成为“杂合粥”,什么意思呢:“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非常夸张的说,吃完这顿粥,小两口彻底顿悟,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从此走上了正道,靠勤恳劳动持家,日子也就慢慢的好起来了。其实古人,也是为了通过这则故事教育和警示后人。
民间一直流行腊八节要吃腊八粥的习俗,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则又一则的民间故事,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吧!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是一种用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是腊八这一天必吃的食物,包含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心愿和祈福。其实腊八粥的做法还是很随意和多变的,并不拘泥,今天和大家分享妈妈的味道。
下班回家进门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立刻跑去厨房,哇塞,满满一大锅的腊八粥,食材丰富的很呢。
食材:
大米、红豆、绿豆、花生、莲子、白果、菱角、木耳、芸豆、黄花菜、青菜、胡萝卜、板栗、南瓜等(食材不限,喜欢什么你就放吧,只要锅够大)这款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甜粥哦!反正我们家,就算不是腊八,也是极爱吃的。
做法:
1、除大米以外的各种豆类都提前泡发
2、高压锅放入大米,放入泡好的豆类以及除青菜以外的其余食材
3、加水,加到高压锅刻度上的最高水位
4、盖上锅盖,大火焖煮,30-40分钟左右
5、煮好后,等高压锅出完气,打开锅盖,放入青菜以及油盐等调味品,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粘锅
6、青菜煮熟以后就可以关火啦
开吃啦开吃啦!迫不及待了。
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愿2020年健康平安、开心美满、幸福顺遂!
你今天喝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腊八粥的组合:
大米,江米,红豆,绿豆,芸豆,大麦,莲子,百合,黑芝麻,白芝麻,葡萄干,花生米,小枣,桂圆,核桃仁,薏米,芡实,冷水泡两个小时,多加水大火煮开,小火煮至芸豆软糯,就可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秦时代,中国的先民会在腊八节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丰收。后来佛教的传入,佛教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把“八宝粥”融进了腊八节,于是就成了腊八粥,佛教这碗粥的融入,给腊八节赋予了更深更吉祥的文化内涵。因此,老百姓过腊八节,属于中国的感恩节,不仅是感恩祖先和神灵,也感恩天地万物的养育,同时感恩佛光注照,腊八粥只是一种文化形式,形式背后的感恩才是腊八节的价值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后人将此日称为“佛成道节”。中国民间本来就有“腊日”祭祖、祭神的习俗。佛教信徒们出自虔诚,将“腊日”与“佛成道节”融合,遂成“腊八节”,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旧时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后来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上一篇:竹子是怎样种植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