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脑梗做CT能查出来吗?
头颅,脑梗塞,磁共振脑梗做CT能查出来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在CT平扫上我们可以看到正常脑实质内的片状稍低密度影。
3、慢性期:在CT平扫上一般表现为较急性期密度更低的影像,部分甚至接近于脑脊液的密度。
总的来说,CT对于脑梗塞的诊断和分期较为粗略,对于脑梗塞,其最佳的检查方法是行MRI(核磁共振)扫描,核磁共振的多参数成像,能够对脑梗塞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期。
我是影像科刘医生,专注分享医学相关知识,欢迎关注、留言,有问必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急性脑梗首选磁共振DWI检查。CT能发现的话最少要6个小时以后了,影响临床治疗时间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但是需要梗死病灶出来以后,地里的庄稼不浇水不会马上枯黄,等黄了才能看出来庄稼梗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答一下,神经影像学可以直观显示脑梗死的范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病灶的新旧等。发病后应尽快进行CT检查,虽然早期有时不能显示病灶,但对排除出血至关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2-15日可见明显低密度灶,大面积脑梗死有脑水肿和占位效应,病后2-3周为梗死的吸收期,在CT上难以辨别梗死和正常脑组织,所以说头颅CT是最方便、最快捷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缺点是对脑干、小脑部位病灶及较小梗死灶分辨率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脑梗,能够做CT检查出来。头颅CT平扫,是脑梗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能够早期识别脑梗死与脑出血。脑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头颅CT检查无明显的病灶;发病24小时以后,梗死区可以出现低密度病灶。在脑梗死的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以内,头颅CT可以发现一些轻微的改变,比如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皮质边缘以及豆状核区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消失等。发病两周左右,脑梗死病灶处,由于水肿减轻和吞噬细胞浸润,可能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密度,CT上难以分辨,临床上称为模糊效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