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元璋是不是认为朱棣军事能力最强,才将他封藩北平的?
藩国,朱元璋,燕王朱元璋是不是认为朱棣军事能力最强,才将他封藩北平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朱元璋是不是认为朱棣军事能力最强,才将他封藩北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太祖通过胡唯庸和蓝玉两大案后将开国初的谋臣猛将杀戮殆尽,又疑心外臣。于是分封除太子朱标以外的22个儿子再加一个侄孙封土建国,以凭王室,保卫朱家王朝。
其中分封9位藩王镇守边塞扩土开疆,即从东到西是指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九王。“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秦王朱樉:明太祖二子,建藩陕西西安府。
晋王朱棡:明太祖三子,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
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国于北平,后为帝系,是为明成祖。
代王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初封为豫王,后改封为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大同府。
肃王朱楧:明太祖十四子,初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初建藩国于平凉府,建文内迁移藩甘州府,
辽王朱植:明太祖十五子,初封为卫王,初建藩于广宁府,后被明成祖移藩于湖广荆州府。
庆王朱栴:明太祖十六子,初就藩韦州,建文三年迁藩于宁夏。
宁王朱权:明太祖十七子,初建藩国于大宁卫,后建藩国于江西南昌府。
谷王朱橞:明太祖子,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永乐后改建藩国于长沙。后阴谋政变,获罪削去谷王爵位,废除封国。
韩王朱松,明太祖二十子,受封韩王,建藩国于辽东开原(今辽宁开原)。
其中晋王兵马最多,拥有9万甲士,宁王战斗力最高,有蒙古雇佣兵——朵颜三卫,宁王善谋,燕王善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镇固边防,翼卫王室”,确立了分封藩王的制度,把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于山东、山西、河南、等地,首先要说明的是朱棣分封燕王时是洪武三年,当时只有十岁,而朱棣之后两次受命北征的战绩也是就藩北平之后才有的,所以他的分封不可能是因为军事能力强的原因。
下面说下分封,汉高祖刘邦曾封自己的子孙为王,结果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又有八王之乱。这些教训朱元璋不可能不考虑分封的问题,但朱元障这么做可能有这么三点原因:一是为了防止皇子们在京城争太子之位;二是为了保持朱氏皇族优越体系;三是为了加强边防,防范威胁。
有这个第三点原因是因为朱元璋的子孙分封是按照年龄,除太子外大一点的儿子都封在西北或北方,朱棣做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封地自然就在北方。不过分封后朱棣的军事能力也确实强,他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也两次率师北征,招降了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确实受到朱元璋的赏识。
回到刚才说的子孙封藩之初,是有大臣提出异议的,叶伯巨就上书给朱元璋说:“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生触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可是朱元璋看了后大怒:“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结果叶伯巨下狱。
朱元璋其实也考虑过封藩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所以他规定每个藩王的军队“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这样中央强、藩王弱就比较保险,可惜朱元璋不能预料未来,封藩在王朝初建时还行,时间一长就出问题,近的就是朱棣靖难取帝位,远的就是到了嘉靖年间,皇族人口已近十万,光每年发放的禄米就达到八百五十三万石,占当时全国收入的四分之一,大量的皇家米虫为明亡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强的是宁王,带甲八万,战车三千,还有朵颜三卫数万兵力的蒙古骑兵集群。在和蒙古北元抗击的最前线,所以朱元璋给他的兵力最多。除了宁王、燕王外,辽王、秦王、晋王、谷王、肃王中北方边境都要大量的常备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封王的时候朱棣才11岁,应该是按年纪从西往东分封吧,不过后来北方各王均受燕王节制,那时候朱元璋应该开始倚重朱棣了。朱元璋如果怀疑朱棣造反什么的,不可能给他那么大权力,所以有些传说还是不要相信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因为朱元璋知道朱棣有野心能力,所以安排到北方与元朝周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