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该如何评价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四人领导的起义?
朱元璋,他的,起义军该如何评价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四人领导的起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该如何评价黄巢、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四人领导的起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更何况四位都是改朝换代的农民军领袖,都是劳苦百姓的尸体堆起来的,才换来他们的成功。
四位都是广大的劳苦百姓所拥戴的起义军首领,参加起义的都是官府被逼的走投无路,才会揭竿而起的。
百姓们都希望改朝换代之后会有好日子过,而这四位之中只有朱元璋成功后没有改变初心,才会建立起大明朝。而其他三位成功后都变了初心,才会导致灭亡。
个人认为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三人根本不能和朱元璋一起比较。前面三位有同样的毛病,取得了一定成就,高层内部就开始分化,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采取了一系列失民心的措施,所以才会导致自取灭亡。而朱元璋就不同他们,在位期间一直以民为本,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跟他打天下的那些将军仗着有功劳,就欺压百姓,为非作歹,朱元璋绝对不会姑息容忍,才会大杀功臣。朱元璋反贪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杀了很多贪官。(朱元璋成功是必然的)
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巢,当他落榜后写下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叛逆之人。唐朝末期,他率众起义,更是攻克长安,称帝国号为大齐。但是其人残暴毒虐,观念狭隘,嗜好滥杀无辜,攻克长安后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不懂治理,更犯下吃人的大罪,已失民心,所以他最后失败了!
朱元璋,一个穷苦农民出生,当过和尚,乞讨过,他明白当时农民的疾苦,农民支持他,而且他知道自己水平不行,他请了刘伯温来辅助自己,在身边聚集大批贤德之人来辅佐,建立大明王朝时,实行正确的政策,使社会稳定,百姓安定,这样就不会有别人来反对他,他的王朝才能稳固。所以他成功了!朱元璋也是顺应时代,因为元朝末年,民生动荡,时势造英雄,他用他精明的御下之策帮他赢得了天下。
再来说说李自成,这位主也是一个穷苦人,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大明王朝,但是他范了一个致命错误,纵容部下抢掠,引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大好形势瞬间消失,他也落得个败走麦城。
最后谈谈洪秀全,这位离我们比较近,当清政府腐败无能之时,他创立上帝教,打着教的名义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甚至与清政府隔江而对,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他成功之时,从一个贫苦的农民,瞬间变为一个统治者,他迷失在了享乐中了,让队伍出现混乱。这不得不说这是他的劣根。二是:当时列强在中国大地上肆虐,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支持清政府的剿匪行动,在这样的境地下,洪秀全失败也就不能理解了!
以上仅为我个人观点,欢迎读友来一起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黄巢是唐朝末年发动的起义。黄巢起义,到处流窜,最终攻占都城长安建立了大齐,但随即被唐朝反攻,黄巢被杀。黄巢起义,刚开始四处流窜。待攻占长安后,又迅速腐化堕落,每日只顾享乐,起义军迅速失败。黄巢可以算成才子和神经病的复合体。他写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著名诗句,在流窜各地过程中,起义军也不断发生屠城和吃人登骇人听闻的事件。
朱元璋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的一位,并最终统一全国,建立大明,由乞丐到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二(另一个是刘邦)白手起家建立王朝的人,也堪称得国最正。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十几年的流窜后,终于攻占京城,建立了政权“大顺”,但入金后,部队迅速腐化堕落,被清朝入关击败。只当了十几天的皇帝,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后死亡。
洪秀全是清末太平天国起义领导人和太平天国的“天王”。他依靠自创的拜上帝教,发动民众起义。但攻占南京后,沉溺于享乐之中,并彻底沦为一个神棍。后被曾国藩攻灭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四个农民起义领袖中,唯有朱元璋最为成功。其他三个人刚一成功,便沉溺于享乐不可自拔,最终的失败,可以称得上反面教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想黄巢起义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黄巢本人的这两首诗,满腔热情,满腔豪气。若搁在当下,算得上一个不错的诗人。然而,他本人继承了农民本性上的狭隘,庸俗,目光短浅。他领导的起义,起始声势浩大,但落幕的凄凉,起义军内部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凄惨境地,可以说,是人性的沦落,历史的倒退。如果还要说他的起义有什么意义,那就是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准备了条件。
李自成的起
义,起始也是成功的。李自成本人不忘本,艰苦朴素,淡泊财色,宽以待人。这都是他能够打进北京,建立大顺政权的重要因素。他的失败,在于领导力不足。进了北京,对部下的约束不够,烧杀抢掠,威望沦落。他的失败在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目光短浅,认识有限,无法从根本上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没有强大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当他的部下都只是靠身体思考事情的时候,败局就尘埃落定了。他的起义的意义在于,推倒了明末腐朽的统治,让农民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