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在影视剧中,有些狐狸精总是喜欢一贫如洗的书生,这是怎么回事?
狐狸精,书生,都是有人说在影视剧中,有些狐狸精总是喜欢一贫如洗的书生,这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到了明清,资本经济萌芽诞生,商品经济发达,小说、演义及传奇故事极为兴盛,文人卖文贩字在江南一带已是寻常之事。再加上明朝中后期,科举之路愈发艰险,大量落魄士子毕生无法中举,只能以写字作画换钱来维持生计。
那么,既然写下这些小说、演义和故事的作者,本身就是书生,自负才华却又自认为时运不济,而且生活落魄,一贫如洗,人生际遇和书中书生如出一辙。自然而然的,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代入了自己内心的期待和想象。希望有一个聪慧美貌且纯情的公卿贵女、天仙狐精,机缘巧合下,对自己这个落魄书生一见钟情,矢志不渝,并帮助自己高中科举,光宗耀祖,继而双宿双飞,人生圆满。
我们看这些故事,觉得莫名其妙,无法代入。只是因为,数百年前,那些写下这些故事及演义的落魄书生们,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梦想,在自己的书中帮助自己实现了而已。
以上是以古代想法。下面是以我个人的想法
1.一贫如洗的书生,一般都有共同的特点,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居住,没有什么朋友,身边没有亲人了,除了呆萌呆萌的读书,生活也是马马虎虎的。这对于狐狸精来说,这样的书生好“欺骗”啊,你侬我侬的爱恋,让狐狸精体会到人间的爱情世界。
2.在过去,书生都是呆子。从小便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如玉”。所有对于书中读出来的美人,还当做是书神的恩赐呢。
3.古代最多说的就是狐狸精,就是现代形容某某也是狐狸精,我猜大概是因为狐狸精容颜姣好、大多数温柔似水,是男子心中女子的形象吧。慢慢的就转变成人们对某某厌恶之时,就叫“狐狸精”,难道不是一种嫉妒吗?
以上是个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狐狸精,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的经典描述。可以说“狐狸精”就是女人轻浮、淫荡的代名词。可是狐狸本身确是伶俐聪明,通人性的。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为什么会背上如此沉重的罪名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 在《聊斋志异》之前的狐狸精,人们的文学描写,更多的是把狐狸妖魔化和邪恶化。是蒲松龄第一次把狐狸精人格化了,他笔下的狐狸精就像我们邻居家可爱的女孩,一个个年轻貌美、极富诱惑力。正是应了“狐狸50岁变成女人,100岁就会成为美女”这个美妙的幻想,美丽可以说是狐狸精的基本特色。蒲松龄笔下狐狸精的美丽,但是狐媚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狐媚一词最早是来自于唐朝诗人骆宾王所说的“狐媚偏能惑主”,这里的“狐媚”就是指武则天这位“人中之狐”的美色诱惑人。我们可不要小看狐媚的力量,《封神演义》里著名的狐狸精苏妲己,她就是靠自己的狐媚把殷纣王的江山给破坏了,在被处死时苏妲己居然还用自己的狐媚,使得几个行刑的士兵不忍心下手。狐媚是狐狸精征服男人的一个重要法宝,狐狸精通过控制了男人,也就控制了世界。所以,在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狐媚是女人迫不得已的生存手段,而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可以说是渺若星辰。但是,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笔下的狐女舜华竟然破天荒地成为封建社会独立女性的代言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这故事就是穷书生的意淫,并且用这样的意淫去温暖更多的穷书生。正所谓知我者,在青冥幽壑间。如果都爱贵公子,和凡间脂粉有什么区别呢?不同的才罕见,罕见的才神秘,神秘的才引人遐想。所以狐仙让人念念不忘的绝对也不知是美貌。神秘才是致命的吸引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狐狸精,书中解释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而狐狸的特点是媚、妖、野、忧。为什么只迷惑穷书生而不迷惑富家子弟了,请看下面一段。
上面说了,结合两种属性,就是狐狸精一般是出现在荒郊野外的,电视上设置的场景大多也在荒凉的地方,不可能出现在闹市。正是由于这个铺垫,而引出了后面的剧情,穷书生为什么会碰到狐狸精,一般场景就是赶考路过破庙借宿,或者家境贫寒只能在茅屋里挑灯苦读,期盼有天鱼跃龙门,脱离这穷苦的生活。由于条件艰苦,内心肯定也是寂寞期望有人来帮助。这时美艳的狐狸精突然现身,三言两语过去肯定是把持不住,而狐狸精并没有吸干精气,吃掉肉身,反而豪赠金银助穷秀才考取功名,这也是广大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事。
如果换作是富家子弟,别人从小锦衣玉食,说什么绫罗绸缎没见过,什么姿色没看过。最最重要的一点根本不会来这破屋破庙苦读,这样小说还怎么写下去?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作者本身比较贫困,内心渴望得到富贵,可惜一时无法得到,只能靠虚构出一个美艳的狐狸精来意淫。那有人要问为什么不是贫家女,而是狐狸精,因为如果是人需要有报答,而精怪本身就是虚构无所谓报不报答。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狐狸精只勾引穷书生了。推荐一部电影《倩女幽魂》可以参考宁采臣的在兰若寺的遭遇,瞬间秒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