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7岁的孩子,一年级,具体怎么做才能培养好数学思维?看什么书或者做哪方面的练习呢?
数学,孩子,思维7岁的孩子,一年级,具体怎么做才能培养好数学思维?看什么书或者做哪方面的练习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师可以用20以内的加减法,用讲故事小应用题给讲解,什么叫法?什么叫减法,最初级的加减法概念,加法越加越多,减法越减越少。用简单小故事给孩讲加减法。例如:树上有7只麻雀,不一会又飞来5只,先不写公式,可以用提问方法,用抢答的方法最好,提问的越简单越好。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这样的方法最能洪托孩子们学习气喷和兴趣。任何课程用这种方法效果很高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推荐本书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作者:笹部贞市郎
陪孩子一起读吧。也许你也会喜欢数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籍方面的话比较推荐《胡小闹日记》,《趣味数学》,《数学寓言故事》等,当然这些书籍并不是为了提高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建立孩子的数学兴趣,有助于孩子之后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具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家的话可以通过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或者玩具来进行,像积木,魔方,乐高,九连环,数独游戏,飞行棋跳棋等等,都是可以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动手创造能力的。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阶段,我建议还是参加专业的课程来进行比较好,像火花思维这类的课程就比较适合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出发,或者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加入训练数学思维的环节,首先培养孩子对数字和形状的敏感度,比如说家里吃苹果,可以数苹果,可以数一数家里一共多少人,如果是玩积木等其他游戏,可以数积木的个数,可以按照不同的形状区分,然后数一数多少个等等……
至于看书,多看书是有好处的,和孩子一起看绘本,可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这与数学思维也是息息相关的,不要只是局限于孩子数学相关的思维。
至于练习,孩子已经上了一年级了,平时的作业习题已经不少,家长还是从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多夸赞,多鼓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一定是跟着老师跟着书本学扎实,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没有难度,可是得满分的却很少,不管是由于粗心还是没有看清题目丢分,说到底还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切记让孩子从一年级就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下来认真做作业的好习惯!在完成了学校的学习前提下,父母想给孩子扩展思维,最好的方法还是借助书籍,我分享几套我读过还不错的数学方面的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推荐日本大师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安野光雅美丽的数学绘本》共5册,分别为《奇妙的种子》、《十个人快乐大搬家》、《壶中的故事》、《帽子戏法》、《三只小猪》。
很多人对绘本有误解,认为到了小学阶段就不应该看绘本了,认为太幼稚了。其实真的是误解了绘本的作用,这套我家去年买的,也是冲着大师的名气买的,我很想给我家孩子扩展一下数学思维,安野光雅最大的特点不是简单地把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而重在把数学的本质蕴含其中,让孩子去体悟。这套我家孩子五岁读的,我认为有点难消化,小学阶段更适合些!
书中不是单纯地讲数学,更重在启发儿童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他退到儿童能经历的简单故事中、退到儿童能理解的简单故事中、退到学生能想象的简单故事中。让儿童以简单、科学的方式走近数学,爱上数学。
他用有趣的故事好玩的游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充满了好奇的快乐世界。
第二套还是安野光雅得《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安野光雅用这套书证明了,思考并不一定是抽象和枯燥的,而数学也不仅只是数数和测量。
这是一套不同寻常的数学绘本,讲的并非普通模式的数学,而是逻辑思维的思考方法,培养数学式的思维方式。刚拿到这套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的时候我还以为买错了,画面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读下来发现我错了,小学生理解起来应该更加顺畅,不过我家儿子特别喜欢里面的手工折纸游戏,很开动大脑!
《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这套更像是一套故事图画书,安野光雅把几何之美、趣味与实用性充分展现出来,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在与生活的联结中学习几何,孩子就能极大地开阔眼界和思路,在主动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联想着、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从而更科学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生动幽默的讲述,200多张实物图片,引导孩子逐步探索图形与几何的奥秘,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走进几何世界。
听说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区别就是好的学校老师每天会多两道延伸题,所以数学一定少不了练习,最后来推荐一套练习册《世界趣味数学挑战赛训练营》
这套试题设置新颖、丰富多变,不是空洞枯燥的例题、算式和公式,而是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不感乏燥无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