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羽是如何从一位武将升格为和孔子齐名的人物?
关羽,忠义,圣人关羽是如何从一位武将升格为和孔子齐名的人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历朝历代的评价体系中,‘孝悌廉耻,仁礼诚信,慈爱悲悯,节善谦恭’这些美好品质,好多都赋予了武者。在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可谓将星璀璨,高手芸芸。论武力,吕布,赵云,典韦均不在关羽之下,论军功,许褚,周瑜,黄忠亦是彪炳千古,那为什么亿万华夏子孙只对云长推崇有加,顶礼膜拜呢?显而易见,战神的地位,绝不单看武艺高下,军功大小……
因为关羽是‘忠义智勇’的化身。与大哥和三弟桃园一拜,海誓山盟,从此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挂印封金,追寻主公,镇守荆州,恪尽职守,败走麦城,至死不降,谓之’’君臣忠义‘’;护送嫂子,尽心尽力,为避流言,夜读春秋,本性桀骜不驯,睥睨天下群雄,却对大哥敬重有加,对三弟悉心关照,此谓之‘’兄弟情义‘’;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明知已立下军令状,宁肯回营赴死,也放曹操一条生路,此谓之‘’舍身取义‘’。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君子审时度势,丈夫能屈能伸。水淹七军,大败庞德,逢强智取,遇弱活擒,胸藏兵法韬略,深谙地理水纹,此谓之‘’智‘’。灭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砍华雄,三英战吕布,刮骨疗毒,喋血沙场,所向披靡,英雄无畏,此谓之‘’勇‘’。纵观关羽一生,忠心耿耿,义薄云天,智谋过人,勇冠三军,符合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倡导的普世价值,所以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日臻完美,地位日益提高,最终荣登至高无上的‘武圣’宝座,成为一尊真神!大陆无处不有关帝庙,二爷保护香港的黑白两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关羽能成为和孔子齐名的圣人,也是不容易的。这要起来,还得说三国演义帮了他很大的忙。在这之前,有两位都比他早的武圣,结果在明朝终于让他后来居上,夺得了这个无比尊崇的位置。
第一位武圣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
古往今来的中华名将数不胜数,但能当的起圣者的却屈指可数。姜尚,这位曾经掌管封神大权,并著有武经七书之一《六韬》的名将,就成了当之无愧的首任武圣。
唐朝开元年间,唐肃宗建武庙,尊姜尚为武成王,祭祀等同孔子。并给姜尚配置了亚圣十哲七十二将,姜尚塑像居中,张良为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位左;张良,田穰苴,吴起,乐毅,孙武位右。下首还有廉颇,孙膑,王翦,关羽,苏定方,韩擒虎,谢玄,宇文宪,周瑜等历史各代名将七十二名,这种武庙配置,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
第二位是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飞岳鹏举。也就是岳武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让他千百年来备受尊崇,各地的岳王庙不少。
第三位才是关羽关武圣,虽然他比岳飞早,但是死的时候才是封号“壮缪侯”。离武圣的距离太远。一直经过“从侯到王,从王到帝”,才具备成圣的先决条件。所以,直到明朝,关羽终于成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才完成自己的武圣逆袭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罗贯中宣染出来的,也就是说,没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没关羽的武圣之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三国时蜀国上将,也是中国历史上名将之一。一生秉持忠义,这与各朝代忠君思想相吻合。儒家文化推祟仁义理智信,关羽也是儒家文化的践行者。虽为将军,生前封过候,死后追为帝,加之有文韬武略,留传民间故事多,日久神话,被称为武圣人或武财神,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成神,最直接的原因是统治者的册封和宣扬。关羽身上所具备的勇猛、忠义、好读儒家经典等特征,都非常符合统治者对人民的道义要求,因此,出于政治需要,一旦有人开了个头,历代统治者就停不下来,不得不对关羽大加推崇,直至清朝末年推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
关羽作为神的地位得到国家承认并且地位不断上升,始于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三年(970年)下诏选出古今忠臣义士32人加以表彰并在墓所派专人祭祀,其中就有关羽。
宋神宗时,传说在宋军远征交趾时关羽曾显圣帮助宋军,因此政府出资在玉泉寺内加建专门的显烈庙,后来宋哲宗还亲自题写“显烈”二字作为显烈庙的匾额。
从此,关羽成为护佑宋朝军队的“军神”,地位不断上升。
到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封关羽为“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再加封“义勇武安王”,宋徽宗还亲自为玉泉寺显烈庙题写“神勇”二字的匾额。
关羽封号从明朝开始出现了“显灵”“协天”等字眼,直至万历皇帝夸张至极的“三界伏魔大帝”。这表明关羽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成了官方祭祀的神仙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关羽取代了姜子牙,成为武庙中供奉的主神,也就是“武神”。
上一篇:临近过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