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忠义无双的关羽会遭到一些人的嘲讽,世人心中的忠义到底是什么?
关羽,忠义,刘备为什么忠义无双的关羽会遭到一些人的嘲讽,世人心中的忠义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忠义无双的关羽会遭到一些人的嘲讽,世人心中的忠义到底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人无完人!关羽一负曹操知遇之恩过五关斩六将;二负刘备,华容道放曹归山,大意失荆州断送刘备基业。总体说关羽忠义不假,并不完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老爷确是忠義双全历史有目共睹,身在操曹营心在汉;曹操以仁和重金恩宠关羽,关老爷在华荣道義释曹操。宁愿自己回营请罪这是多么大義也。说他志高气傲倒是不假,得罪的人不在少数,人无完人,耿直于人嫌。
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千古以来注册着“忠义”这个名词商标的关羽,到了如今却被人嘲讽成不忠义,这确实是可笑又是很无奈的一个社会现象。
说它可笑是因为有一些抱着“疑古”心态的所谓研究人士,居然想要推翻已经形成数千年的历史观,社会观,而说它无奈是因为这些人确实有,并且还不少。
“疑古派”将忠义扩大到了整个世界,而不仅仅着眼于国家
这就和质疑“岳飞是否破坏民族融合的罪人”和“周瑜是否阻碍天下一统的败类”一样。他们是把固定格局的人放在了一个极大的世界里面,
岳飞阻止了金兵南下,金是女真族建立的,也就是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的满族人,所以他们认为:岳飞在当时所做的“抗击金兵”就是阻碍了民族融合,阻碍了民族的交流。
周瑜在赤壁打败了曹操,使得他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甚至把后来司马炎篡魏,五胡乱华的锅一并扔到周瑜头上。认为因为是他阻止了统一,才导致了最终的五胡乱华。
关羽会被质疑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他只忠于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忠于天下,当时要是他投靠了曹操,那刘备就会在长坂坡一败涂地,那天下就可以提前数十年统一了。而不义也是说他不懂体恤下属,连荆州都给丢了,害了蜀汉一朝。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类人就是抱着“否定一切”的态度,对民族英雄加以讽刺,对民族败类大力宣扬,可他们却从不会计较:所谓“人无完人”,一个正常人不可能什么都好,过度地放大某些人的优点,和过度放大某些人的缺点一样,都不可取。
像“疑古派”人士,他们心中的忠义就是:心中只有天下,个人没有情感。不站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讨论,而却要古人按照他们心中的“忠义”行事。说白了就是两个字:逞能。
反正古人都死了,也不能出来解释了,所以他们从古书的字里行间里挑出所谓的“骨头”,来形成他们所谓的“观点”。秦桧要站起来了,汪精卫要洗白了,洪承畴要平反了。同样,关羽要拉下神坛了,诸葛亮要质疑了,岳飞要否定了。
就连抗战,在某些人眼里也是有疑问的,以至于现代居然还有人在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像这类真的只能怪袁老让他们吃太饱了。
像这类人只能说是“夏虫不可语冰”,因为他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你还真不能和他们辩驳。就像当今社会一些知法犯法的人一样,都是一根筋,说不清的。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评论!!!
文章来源/那只胖狐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杀人无数,算不上中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也不例外。他曾降曹,曹厚待之。为报此情,华容道关羽徇私情不顾大义,把盟兄刘备的兴汉大业置之脑后,放走曹操。后来傲气凌人,对诸葛瑾为孙权之子保媒一事口出不逊,忘记军师孔明“联吴拒曹”的嘱托,已至失荆州走麦城,命丧黄泉。所以,人们对关羽的一些负面看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朝历代褒奖关羽是出于忠君的政治需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